【父親節的思念】無聲的愛

文/陳若彣 |2025.08.07
150觀看次
字級

文/陳若彣

妹妹捎來消息,整理老家時,在躺椅墊下,找到一封我給爸爸的信,看日期應該是爸爸過世前,讀完隨手擱著的吧!爸爸老來聽力衰退,我開始寫信,一周一封。

小時候爸爸到哪都帶著我,夏日的公園裡,一張躺椅、一杯糖水,兩塊錢,徜徉在樹蔭下,爸爸教我撮著嘴輕聲吹,呼喚風神;給我買芝麻粿,說是像家鄉的小食。

家人間從不提起,依稀記得,更小的時候,曾到台南監獄,我被舉著,隔窗見爸爸,爸爸沒有說話。之後又去過一次,好像是正在做木工。隱約聽得是車禍致死的案子,初到台灣,軍法之下,三年刑期,停職停薪。

和爸爸一起閒閒慢慢最舒心,時不時眼神交會,來一個微笑。爸爸喜歡喝茶、看戲,我跟著沏茶、聽故事。甚至能哼幾句《四郎探母》、《穆桂英招親》,家裡有本《楊家將》,我讀了無數遍,幾乎能背下來。

偶爾犯錯,爸爸總讓我沉澱幾天,趁大夥不在時:「我不是要責備妳,是要講給妳聽……。」有時跟媽媽頂嘴,爸爸說:「媽媽辛苦,要學著體諒……,人都有情緒,不要得理就不饒人。」

爸爸來自江南農村地主家庭,蔥油餅和紅燒肉是他的最愛,記憶最深的是家人圍坐天井,就著爸爸手作的方桌,享用他的拿手菜,晚風徐徐,老狗在桌下椅間打轉,弟弟最心軟,捨下嘴邊的肉……。

待我北上求學,爸爸送我到車站,次次掏著口袋拿錢,我說媽媽已經給過了,爸爸總說:「拿著!不用告訴媽媽。」那是他的差旅費耶。婚後帶著小胖妹回娘家,爸爸推著自行車候在省公路邊的車亭內,望穿秋水。

父親身為么兒,本以為無大事、沒脾氣,養狗遛鳥、安閒度日,就這麼一輩子。不曾想總是一次次被命運轉彎,帶往意外的地方。爸爸的肝臟有塊不明原因的深色陰影,據醫生猜測,許是抗戰時在西南地區誤食或感染,亂世逼出他的生命力。

父親開解過我:「親人過世,是不知道害怕的,我娘去時,我還抱她,捨不得放手。」他說:「家裡有頭牛,只有二哥使得動,牛去後,爹爹中風故去,就分家了。」跟著三哥三嫂,三哥是鄉長,鄉里的自衛隊有好幾十條槍,扛過了日本人,最終死於清算。

隨著時局,經歷時代的淘洗。他沒提起曾經的家業,只在我出嫁前夕,哽咽著:「對不起!不在家鄉,無法給妳陪嫁。」父親安靜寡言,誰也沒想到,打開爸爸心扉的竟然是小胖妹。

女兒幼時是阿公牽她,稍大是她牽阿公。一起喝茶、讀報、看球賽,討論旅行見聞,聽阿公講古,臧否時事。一南一北,互相牽掛,能有人掛在心上,是多大的幸福啊!爸爸是午休起來,坐在椅子上去的,一百多歲無疾而終,果然事事從容。

每回我言行脫序,耳邊就響起女兒的聲音:「阿公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心疼父親,幼失怙恃,少時離家,他把所有的感情都給了我們,從不要求,細雨潤無聲地,淡然歸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