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旅行,就是人與人的連接 文/陳若彣 |2024.11.08 語音朗讀 5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港文昌祠斗拱。圖/陳若彣北港武德宮香爐。圖/陳若彣大甲鎮瀾宮剪粘。圖/陳若彣 文/陳若彣今夏,全家以客運、火車和徒步,細細走訪北港和大甲,悠悠然穿梭在武德宮和朝天宮之間,逛牛墟看熱鬧,保生堂的大姐提醒我們:「都市人吹慣冷氣,莫要貿然用牛湯羊湯,容易中暑。」大甲非常親人,車站前立著兩幅地圖,鎮瀾宮就在眼前,爬上二樓慢慢欣賞剪黏,從驚嘆到感動,這得多少信徒的奉養啊。文昌祠三開兩進,彩繪雕刻優美,恨不能時光倒流,能在這兒做學生。一切的原由,都來自外子邀我隨大甲媽繞境,在各種陣頭、鞭炮、祭品的氛圍中,我第一次行走在雲林彰化的鄉鎮間,體會樸實內斂的巷弄和人情,也對神明產生強大的感受。無數的善意在人與人之間流動傳遞。每天一步步前進,彷彿是修行一般,心裡不斷地與自己、與神明對話。有時被人潮擠得幾乎喘不過氣,有時在路上受烈日烤熬,九天八夜中雖僅僅三天,但親身體驗後才理解媽祖的魅力所在。走完香路後,我們多多少少的不一樣了:來自彰化的鄰居,屢屢要介紹她兒時的好友,約好下次進香保證打擾她;市場攤商偶然聽我自北港返來,叨叨絮絮她的家鄉,我從顧客一躍成為她的友人;又某日和小女逛百貨超市,在手扶梯上望見大幅月餅廣告,女兒迎著看板興奮叫到:「虎爺吃月餅耶,可愛啊!」原來是北港餅鋪。林林總總,每天生活裡都有些大小事和小鎮綁在一起。年輕時總嚮往遠方,一心想看羅馬人的世界,從哈德良長城到阿斯班多斯劇場,到過西西里,又嘆隔海不能見迦太基遺址。讚歎羅馬的道路、廣場、神廟、浴場、賽馬場、劇場、市場一應俱全。德國法學家耶林曾說「古羅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直待送走了父母,活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時,才幡然醒悟自己大半生都在獨白。旅行的意義不是在景點多少,而是重新認識自己。尤其是與成年子女的家庭共遊,在磨合中得到默契。外子主持交通和食宿,孩子們提供地點、查閱各種資料,我喜歡拍照和記錄,旅程中聚在一起的時光,成為全家人生命中難以忘懷的連結。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學習欣賞不同,讓我們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對世界的好奇。 前一篇文章 【阿三在美】剪紙奶奶基金會 下一篇文章 【斗室有燈】話到舌尖暫隱藏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分享時刻】旅行,走讀人間【人間風景】 處處春芳動【人間情緣】親親為大【人間走讀】 居移氣,養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