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但漢蓉
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是秋季的起點,也是氣候由熱轉涼的重要轉折。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由盛轉衰,走向成熟與內斂。在這樣的節氣裡,順應天時、潤養肺氣,讓身心平穩過渡,才能妥帖迎接乾燥的秋日。
南杏,又名甜杏仁,性平味甘,不寒不燥,具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養顏潤膚的功效,是秋季養生的良方,用它來做一份溫和滋潤的「杏仁豆腐」,入口滑嫩、清香不膩,既是點心,也是滋補的食療。
這道杏仁豆腐,不僅營養清爽,更適合台灣初秋仍炎熱的氣候,簡單、清爽、不含乳製品的配方,讓它在養生與消暑之間取得一份美好的平衡。
除了單吃原味外,也可以搭配不同醬料享用:
•喜歡甜味的話,可淋上黑芝麻醬與蜂蜜,香氣濃郁、層次豐富。
•想來點鹹口味的變化,加入少許醬油與芝麻醬,就是一道開胃涼菜。
在季節的轉換中,做一份安靜的手作,吃一口溫潤的點心,像是替身體與心都鋪上一層柔軟的過渡,讓生活也慢慢步入秋的節奏。
食 材
南杏150克、水總共1000cc(800cc跟南杏一起蒸煮,留200cc涼水準備調勻地瓜粉用)、地瓜粉100克、鹽少許、糖少許、油少許(抹盤用)
作 法
❶煮杏仁漿:南杏快速沖洗後,加800cc清水煮滾,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煮20分鐘,再次煮滾後續燜10分鐘。將煮好的杏仁連水放入果汁機中打約1.5分鐘,若果汁機馬力夠強,可不過濾直接使用。
❷調製粉漿:將100克地瓜粉與200cc涼水混合,攪拌至完全無顆粒。
❸混合與蒸煮:將地瓜粉漿慢慢倒入熱杏仁漿中拌勻,漿液會逐漸變濃稠。倒入已抹薄油的容器,放入電鍋蒸15分鐘(外鍋加1米杯水)。
❹冷卻定型:蒸好後置於室溫散熱,待完全冷卻後移入冰箱冷藏4小時以上(或隔夜),口感與定型效果更佳。脫模前可輕壓表面確認是否凝固,刀子抹少許油可避免沾黏。
美味提醒
若想要更滑嫩、入口即化的質地,可減少地瓜粉至80克左右;若偏好可切塊、造型穩固的豆腐感,則建議維持100克。可依照用途、心情與個人喜好自由調整。也可以用一些蓮藕粉取代地瓜粉的量,口感比較細嫩、軟嫩,但是每一家的粉品質皆不相同,做的時候,可自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