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省思】與心靈對話

文/巧爾 |2025.05.21
70觀看次
字級

文/巧爾

日前,我參加了一場普茶活動,活動中特別融入了讀書會的環節。活動開始,帶領者引導大家齊聲唱誦〈十修歌〉,以此暖場;隨後,帶領者提出問題:「您覺得〈十修歌〉中的哪一項最難做到?又有哪一項是您已經做到的呢?」這一問題啟動了眾人的思維。在場的人紛紛舉手發言,氣氛熱絡而真誠,每個人都藉著發言表達內心的修行體證。

活動結束後,我回到家,心中仍思索著〈十修歌〉的十項修行。我反覆誦讀數遍,彷彿與內心展開一場深刻的對話,也試圖評估這十項修行落實於生活中的難易程度。其中,對首位發言者的觀點印象尤其深刻。她坦言道:「我認為第七修,心內無煩惱最難做到。無論我們如何努力,總是會有一些煩惱揮之不去。」

細細思量,煩惱究竟從何而來?愛計較、愛比較是煩惱的溫床;貪、瞋、痴則招來煩惱之心;而執著、嫉妒與怨恨更是煩惱的根源。

煩惱猶如心中的障礙,不僅阻礙了我們修行學道的腳步,也容易使人產生負面的心念,進而引發不良的行為,最終必須承受苦果。倘若不學會面對和化解煩惱,這些心念就像毒藥般腐蝕心靈。

然而,煩惱也是修行路上的磨練。若我們能深究煩惱的根源,以正念調伏心境,煩惱便不再是心靈的毒瘤,而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將煩惱化為菩提種子,那麼煩惱與菩提便可融為一體,彼此不二,最終成為智慧與慈悲的泉源。

在這場普茶活動與隨後的反思中,我深切感受到修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追求無煩惱的心境,更在於學會與煩惱共處,將其轉化為助益自身與他人的力量。修行之路雖無法一蹴而就,但每一次與心靈的真誠對話,都是向前邁進的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