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巧爾
外型如翠綠湯匙的青江菜,素有「湯匙菜」的別稱,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過去,我對青江菜略帶苦澀的口感心存排斥。後來,大姊傳授訣竅,先將青江菜汆燙,再炒食或佐以素醬,確實減去了苦味,變得美味許多,讓我對它的接納度大增。
根據農業知識網的說明,青江菜於春、秋季播種40至50天,夏季播種35至40天即可收成。因此,民眾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吃到青江菜。此外,營養師指出,青江菜富含超級抗氧化植化素和豐富的蘿蔔硫素,能抗發炎、增強免疫力。聽聞此言,疫情期間我經常到菜攤採買青江菜。久之,菜販老闆詫異的說:「您們家可真愛這青江菜啊!」
青江菜是佛光臘八粥的食材之一,佛光人對青江菜應該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寒冬裡,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最後撒上一點切碎的油條與燙熟的青江菜,讓人食指大動,暖意從舌尖直抵心間,味覺與視覺皆充滿了歡喜與感動。大師曾提及,為何選青江菜而非芹菜當配料呢?因為芹菜味道濃烈,不適合臘八粥多種食材融合為一味的用意。「歡喜與融合」是佛光人的精神。
今年分會籌備臘八粥,夥伴們在汆燙青江菜時發現,一籃切碎的青江菜僅見菜葉不見菜梗,視覺美感遠不如菜梗菜葉均勻交錯的菜籃。這意象說明了同根生的菜梗菜葉彼此依存,相互幫襯,本無高低之分,印證了萬象萬物「共生與共榮」的真理。
煮臘八粥、食青江菜,我在其中也體悟了佛法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