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關鍵字】用愛點亮 每一個家

文/林嘉慧(任林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2025.05.22
3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林嘉慧(任林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每年的五月十五日,是一個可能沒有慶祝,卻深深與你我相關的日子︱︱「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一九九四年,聯合國訂下這一天,呼籲全世界一起回頭看「家庭」,這個社會最小但最重要的單位,正經歷什麼樣的變化?又需要怎麼樣的支持?

從全球高齡化、少子化、雙薪家庭興起,到生活節奏加快、數位孤獨日漸蔓延,家庭的樣貌正在快速變形。而聯合國的初衷正是提醒:家庭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背景板,而是一個值得被照顧與賦權的核心場域。

但在制度與政策之外,誰來守護家庭裡那些看不見的裂縫與孤單?誰來陪伴那些在家庭中仍感覺自己像局外人的人?

在陪伴中看見希望

自二○○一年任林教育基金會成立,二十四年來,腳步始終未曾遠離家庭現場。我們相信,每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個故事的轉折,往往從一場理解開始。

二○一四年,我們在花蓮設立了東台灣的幸福據點︱︱花蓮學習中心。從那裡出發,我們陪伴花東地區的家庭,學習傾聽、覺察與理解,也陪伴許多疲憊的大人,重新找回愛的語言。今年二○二五年國際家庭日,任林再次走進花蓮,在五月十五、十六日連續舉辦兩場「愛您愛我.美滿家庭沙龍」,與在地家人共聚,用音樂、故事與陪伴,喚起人們對家的渴望與行動的勇氣。

這幾年,任林特別關注兩個關鍵族群:一是正面臨「上有老、下有小」雙重壓力的三明治世代,另一個是步入人生下半場,開始面對空巢與自我轉型的中高齡朋友。無論是照顧的疲憊,還是情緒的孤獨,我們都相信,只要有機會對話,改變就會發生。因為我們始終相信:「一人改變,全家改變。」只要一個人願意開始,家,就有可能重新被愛點亮。

家庭,需要被理解、學習

家庭需要成長,而每位家庭成員的成長,都需要透過學習。我們在服務中看見,婚前教育、親職教育,甚至是老後關係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不應只是人生偶爾參加的選修課,而該是我們這一代人為未來世代鋪路的「必修學分」。

原生家庭的痕跡,會悄悄帶進婚姻與教養,影響我們怎麼表達情緒,怎麼處理衝突,怎麼定義愛。這些經驗往往不容易覺察,更難自己走出來。任林一直相信,家庭的好,不是靠運氣,也不是靠壓抑自己、成全別人;它需要時間、空間,也需要一點專業的陪伴,讓每個人在愛裡,不是學會討好,而是學會成長。

用愛,為家庭續航

我們所看見的家庭問題,從來都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共同的責任。當我們願意投注資源與關注在「家庭教育」這件事上,就是在為整個社會建立更深的韌性。這也是任林多年來持續推動的方向: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能在不同階段找到對的支持與資源。

從線上學習、講座、共學讀書會、熟齡書寫陪伴,到心理諮商,甚至是透過「呼叫幸福天使」這樣的AI即時傾聽平台,我們相信,家庭的需求不是一種,而是多元而流動的。我們提供多層次服務,就是為了陪伴更多人,用自己的步調慢慢走回家的路。

在這個節日裡,願我們都能看見:家庭,不只是責任,不只是義務,家庭也是一場深刻的修行︱︱學著愛、學著聽,學著成為彼此生命中真正的「家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