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

文/林育安  |2025.04.25
593觀看次
字級
圖/BOB
圖/BOB

文/林育安 

一般人若頭倒立腳向上,沒多久的時間,血液就會衝向頭部而呈現面部通紅,如同腦充血似的不舒服,就要趕快將身體翻轉回來直立。那麼為何蝙蝠能夠以瑜伽的最高難度倒掛,若無其事般睡覺呢?

體重輕盈 血不逆流



由於人類的體重比較重,並且成年人的體內含有約4000cc~5000cc的血液,倒掛時,體內大量的血液就會往頭部流動,致使腦部血壓升高有壓迫感。蝙蝠中,體重最輕的為豬鼻蝠,只有約2公克,而體重較重的為馬來大狐蝠,約重1.5公斤,由於蝙蝠的體重很輕,重力不足以影響牠們血液的流向,因此當倒掛時,腦部不會如同人類那樣會有充血與不舒服的現象產生。

此外,蝙蝠的血管中有瓣膜,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功能,使血液維持單向的流動,能夠有效阻止蝙蝠於倒掛時血液滯留在頭部。而且,蝙蝠的靜脈壁肌肉具強勁並且能有節律性的收縮作用,可有效促使血液流回心臟,並且蝙蝠也具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心臟,可將蝙蝠於倒掛時血液回流到身體各部位。

節省能量 助於飛行



蝙蝠與鳥類及昆蟲的飛行方式有所不同,如鳥類遨翔天際,除了骨骼內部為中空海綿狀,質地較輕外,還必須要有緊密相連的翼羽,且每片翼羽都有羽小鉤相互鉤結,才能使羽小枝排列整齊,讓羽片嚴密,才能增加受風面,產生足夠的上升力以利於飛行。因此,鳥類遇到危險時,就可從地面或樹枝上直接跳躍起來,利用強而有力的翼羽產生足夠的上升力,振翅飛翔。會飛的昆蟲則具有發達的後腿,可從地面以向上跳高的方式進行起飛。但蝙蝠的骨骼為緻密的結構較重,其連結前肢與後腳所形成飛行的翼膜,也較鳥類的羽毛與昆蟲的翅膀重,加上蝙蝠的後腳非常細小,無法藉由跳躍或奔跑的方式以獲得足夠的上升飛行能力。

因此,當蝙蝠以倒掛方式掛於岩壁或樹枝高處時,只要將後腳上的爪子鬆開,就會因重力的關係而往下墜落,此時牠們就會將翼膜展開來而進行飛行,除了節省能量外,並且也有助於飛行。

蝙蝠倒掛也為了適應後腳的結構。蝙蝠後腳具有五趾,且均具鈎爪,並在其後腳的肌肉與韌帶處,有一特殊機制稱為「肌腱」。當蝙蝠倒掛時,重力就代替了肌肉拉力,使肌腱呈現拉緊的狀態並會自動地鎖緊鈎爪,使牠不需要耗費過多能量,就可很輕鬆地抓牢岩壁或樹枝,不會掉下來。倒掛的蝙蝠就如同我們人類躺在床上一樣,感覺非常舒服,且渾身肌肉是處在放鬆的狀態,這對蝙蝠而言則是一種享受。

保持低溫 避免被捕



蝙蝠倒掛於洞穴岩壁時,可避免被肉食性動物捕獵,又可以使身體體溫保持於低溫狀態,尤其避免被具有紅外線熱感應器的蛇類獵捕。當蝙蝠感受動物要捕獵牠時,會於短時間內迅速將後腳的肌腱放鬆,此時緊抓岩壁的鈎爪就會鬆開,讓自己如同自由落體般地往下掉落,掉落到一段距離後,蝙蝠會展開翼膜進行飛行,並快速逃離危險。

從以上所述,你了解蝙蝠為什麼會倒掛了嗎?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為了適應環境,都會演化出自己適合生存的模式。其實在我們生活周遭的生物,若慢慢地仔細觀察牠,不但從中了解其中奧祕,更可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知識與樂趣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