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化學語言 費洛蒙

文/林育安 |2025.07.07
39觀看次
字級
圖/BOB

文/林育安

「費洛蒙」一詞源自於希臘,為「我攜帶刺激物」的意思,自然界中的動物會從身體的腺體,散發出具有氣味的分子於體外,因此費洛蒙又有「外激素」或「信息素」之稱,存在於所有的動物體內,而昆蟲也不例外。

傳遞訊息 彼此溝通



1932年時,科學家首先在雄性舞毒蛾身上發現資訊化學物質,1959年時成功分離出第一個昆蟲的費洛蒙——蠶蛾醇,並於同年由彼得‧卡森和馬林‧路丘二位科學家共同提出「費洛蒙」一詞,形容動物利用化學分子傳遞訊息做為溝通的方式。

昆蟲會依據目的釋放出不同的費洛蒙,如我們在觀察螞蟻行走的路線時,發現其他的螞蟻都會跟著相同的路線行走且不會迷路。由於螞蟻在腹部末端有一個腺體,當螞蟻行走時,腹部末端的腺體會分泌出一種具特殊氣味的費洛蒙,會在所走過的路線上留下氣味,其他的同伴就會被此氣味吸引,沿著此路線行走,或捕到獵物。

另外,工蜂體內有一腺體稱為「奈氏腺」,會釋放出一種費洛蒙,主要成分為香葉草醇,此外還含有檸檬醛、香葉酸、橙花酸和許多類萜的成分,具有定向的作用。

當採集蜂回巢找不到入口時,在巢中擔任守衛的工蜂,會從奈氏腺釋放出費洛蒙,並利用翅膀搧動散發氣味,讓出去採集花蜜與花粉的工蜂可找到回巢的路與入口,具有指引方向及定向的作用。就如同我們人類交通工具的GPS一樣,具有導航系統的功能。

導航定向 穩定分群



除了具有定向的功能外,工蜂的奈氏腺其費洛蒙還具有穩定分封群的作用。蜂群分封時,工蜂其奈氏腺所釋放出的費洛蒙會與蜂王質的葵烯酸9-ODA一起作用,穩定分封群。蜜蜂釋放出此種費洛蒙,可以引誘與導引其他的工蜂來分封群,也導引遠離的蜂王返回分封群。

分封時期,偵察蜂找到新的巢位置時,奈氏腺會釋放出費洛蒙,以召集其他工蜂過來,因此工蜂的奈氏腺所釋放出的費洛蒙則具有召集工蜂與標識的作用。

當人們或其他動物侵入到蜂巢周圍時,工蜂則會採取警戒的狀態,並且其另一個腺體稱為克氏腺,則會釋放出具有警報作用的費洛蒙,當其他的工蜂聞到此氣味時,就知道有入侵者,並且會聚集在蜂巢口以備應戰或飛出攻擊。

聚集群眾 繁衍後代



另外,紫斑蝶於遷移時也會釋放費洛蒙,使集體聚集並進行遷移的飛翔。椿象又稱為臭蟲,牠們也能吸引同種類聚集成群,此類費洛蒙稱為聚集費洛蒙。其他甲蟲類、半翅目、雙翅目、網翅目與直翅目的昆蟲也都有聚集費洛蒙,並具有保護、驅敵及防禦的功能。

昆蟲到了繁殖期,也會釋放性費洛蒙吸引異性。一般而言,昆蟲的性費洛蒙大部分是由雌性所釋放,其性費洛蒙主要集中在腹部尾端,而雄昆蟲的性費洛蒙主要分部於胸、腹、足與翅等部位,昆蟲的性費洛蒙感受器官,主要分部在頭部觸角。性費洛蒙的分子可以藉由空氣傳播,例如鱗翅目的昆蟲可以偵測到 10公里遠的異性所釋放出的性費洛蒙,並找尋到對方並與其繁衍後代。

昆蟲則藉由各腺體所釋放出的費洛蒙,做為彼此間訊息溝通的橋梁,大自然的生物是不是很奧祕且有趣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