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克拉克
文/林育安
貓熊有6根手指頭,為何我只有5根手指頭呢?好奇怪喔,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此單元,我們就來談談六指動物---貓熊吧!
貓熊與其他熊一樣,同樣是屬於食肉目的熊科動物,但不屬於熊屬,而是大貓熊屬。貓熊是中國大陸特有物種,主要棲息於四川、甘肅與陜西境內海拔1400~3500公尺的山區,喜歡單獨活動,每隻貓熊都有單獨的活動區域。由於繁殖率低且不易人工繁殖,目前其數量不到2000隻,因此被中國大陸列為國寶級的動物。
演化多指 前掌握食
熊科動物是屬於食肉目,但牠們除了獵捕動物外,也會採食植物的葉或果食為食,屬雜食性。貓熊卻與一般熊科動物不一樣,喜歡吃植物,牠不需要像其他熊科動物那樣,將獵物按在地上撕咬或是用前肢腳掌捧著食物,牠可以很輕鬆自如的用前肢腳的腳掌握住食物,身體背部靠著樹幹或石頭而大快朵頤一番。
為何貓熊可以前肢腳掌握著食物吃,其他的熊科動物卻不能呢?貓熊的前肢腳掌與其他熊一樣,除了有5根指頭排成一排外,牠還多了一根指頭,即六指。
此第6指是由其腳掌前端的一個特化的腕骨---「橈側籽骨」所形成,「橈側籽骨」是位於拇指附近的籽骨。籽骨通常是小塊骨頭,位於肌肉或筋腱中游離的骨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但功能會因動物種類而異,例如人類的籽骨通常都是軟骨,主要的功能為穩固關節,而貓熊的「橈側籽骨」比熊科的其他動物大且變長,很像是一根多出來的姆指,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姆指,因此此第6指又稱為「偽姆指」。
「橈側籽骨」的內側在末端處形成彎鈎狀,如同一個抓鉗具有抓與握的功能,而其外側呈扁平狀,行走時具有承載重量的功用。由於貓熊的5個指頭都是往同一個方向生長,大姆指無法與其他4個指頭對握。
貓熊主要食物為竹子,為了能牢牢地握住竹子啃食,身體的形態結構方面就要有所改變,經過長期的演化與進化後,貓熊的「橈側籽骨」延長及擴大發展成「偽姆指」。
「偽姆指」長在腕上,是由不同的肌肉所控制,能夠像其他的手指一樣靈活且獨立運動,此「偽姆指」的形成就如同手指般結構,可以和其他的指頭對握,也使貓熊能夠輕而易舉牢牢地握住竹子啃食。
齒牙尖銳 善啃竹子
貓熊為何會以偏吃竹子為主呢?這習性的演化,來自於早期稱為「始貓熊」的動物,被認為是貓熊的祖先,「始貓熊」早期也以肉食性為主,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紀初期出現,從牙齒的結構觀察,推斷「始貓熊」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類。
之後,繼續向亞熱帶地區擴展,分布的範圍廣泛例如在華北、華東、華南、越南、緬甸北部都有發現其化石。代表貓熊為了能適應亞熱帶地區的竹林生活,依賴竹子為生,身體結構需要有一些演化上的改變,身體結構除了「橈側籽骨」的延長與擴大發展成為第6指的「偽姆指」,前肢腳的腳掌能夠輕而易舉的抓取和握住竹子,不易滑落外,為了能啃咬堅硬的竹子,其牙齒也演變成具有強咬合力的牙齒,且牙齒的表面凹槽有很多密集的褶皺紋路,能有效幫助研磨竹子。
由於貓熊生存於地球上很久,因此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牠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其生理結構就不斷地進行演化和進化。然而,其他的生物亦是一樣,若能放慢腳步並靜靜地觀察生活周遭的生物,你將會發現許多事物是很神奇奧祕且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