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塗魚 泥濘地活動有祕密

文/林育安 |2025.07.28
153觀看次
字級
圖/kimi

文/林育安

紅樹林是指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泥濘地的植物,包括水筆仔、海茄苳、紅茄苳、五梨跤和欖李等,而淡水的紅樹林以水筆仔為主。在此泥濘地棲息活動的生物除了招潮蟹外,其中還有一種魚,就是彈塗魚,包括彈塗魚、大彈塗魚與青彈塗魚等三種。

一般魚類是生活於水中,但彈塗魚卻能離開水而在泥濘地棲息生活,想必在生理結構態與外觀有所差異之處。生活於水中的魚類呼吸,主要是靠魚鰓,即血液中氧與二氧化碳氣體交換。

皮膚呼吸 偽裝欺敵



彈塗魚屬於水陸兩棲魚類,為了要能適應離開水中而在陸地上棲息活動,因此呼吸型態結構與水中魚有所差異,牠會利用溼潤的皮膚與鰓室中的水分進行呼吸。彈塗魚的皮膚與鰓室布滿了微血管,當彈塗魚在水中時,牠就會如同水中的其他魚一樣用鰓呼吸,但離開水面時,牠的鰓室就會先充滿了水,除了讓牠能以鰓進行呼吸外,也可以使口腔與咽喉保持溼潤的狀態。

同時,溼潤的皮膚可有效地從水中或空氣中獲取氧氣,並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行氣體交換,具有輔助呼吸的功能。彈塗魚為了使皮膚能夠持續地保持溼潤的狀態,會經常在潮溼的泥濘地中翻滾身體或回到水中,以防止皮膚乾燥而影響呼吸作用。彈塗魚能利用這樣特殊的皮膚呼吸方式,是能成功適應潮間帶泥濘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彈塗魚的皮膚呈灰褐色,並布滿深色的斑紋,與泥濘的泥巴顏色很相似,可以將形體隱藏起來,形成了最佳的保護色,具有偽裝欺敵的功能。

目中無人 利於避險



彈塗魚具有一雙瞧不起人的眼睛,因為牠的眼睛是長在頭頂上,根本就是目中無人。凸出的眼睛,非常可愛,具有360度的視野,在淺水中時,突出於水面的眼睛可以補償水與空氣折射時所產生的誤差,同時,也可環顧四周與觀察水面上的動靜,有助於逃避水鳥或其他獵食者的捕食,可隨時有效觀察與監測周圍環境的狀況,能急速回到洞穴中躲避危險。

由於眼睛視力極佳,即使在渾濁不清的水中,也能清楚地看見水中的情況與物體的形象。另外,彈塗魚在眼睛下方有一個由皮膚折層所形成的「杯狀窩」,杯狀窩中充滿了水,當牠上來陸地在泥濘的泥巴中活動,眼睛覺得乾燥時,眼睛就會縮進杯狀窩中補充水分,使眼睛保持溼潤狀態,並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以確保眼睛在陸地上能夠正常的運作。

彈塗魚不像我們人類的眼睛那樣具有眼瞼,因此當眼睛縮進杯狀窩以溼潤眼睛時,從遠處看彈塗魚時,牠就好像是在對你眨眼喔!彈塗魚的眼睛是可以分別獨立移動的,因為具有這樣的特性,所以牠的眼睛可以同時觀察不同的地方,例如一個眼睛觀察注視著水面,而另一個眼睛則觀察與注視著陸地的狀況。

胸鰭如腿 爬跳移動



彈塗魚與一般魚類胸鰭一樣,除可幫助在水中靈活往前游動、停止、轉彎與調整姿勢外,亦具有控制方向及平衡的功能。彈塗魚為了能適應陸地上的生活與活動,胸鰭演化成具有人類雙腳的功能,可在陸地上支撐身體,並且具有腳的功能,可爬行或跳躍使身體往前移動。由於彈塗魚的胸鰭具有特別發達的肌肉組織,因此當牠看到獵物時,可以從遠處跳躍而撲向獵物,跳躍的距離與高度分別可以超過身體長度的3倍與2倍。此外,彈塗魚的腹鰭也產生了一些的演化,例如腹鰭癒合而形成一個吸盤,此吸盤可讓彈塗魚在潮間帶的泥濘地、紅樹林的樹幹或支柱根上,或是岩石等地方穩固地附著,避免被水流沖走或是掉落。

經由上述說明之後,相信你對彈塗魚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是不是也會覺得彈塗魚很神奇與有趣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