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資產】草濫清水岩 七堵歷史文化與藝術瑰寶 文/瑞奇 |2025.04.22 語音朗讀 2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草濫清水岩主祀清水祖師。圖/瑞奇廟前門堵以壓克力板保護交趾陶。圖/瑞奇圓形藻井與先天八卦彩繪。圖/瑞奇 文/瑞奇往昔,搭乘火車經過七堵車站附近,總會見到一座源自一百多年前清領時期、外觀精美的大廟,名為「草濫清水岩(巖)」。此廟宇為七堵草濫地區重要信仰中心之一,更承載著當地的拓墾歷史與文化。七堵地區在漢人未移墾前,為凱達格蘭族散居之獵場與生活空間。清領以降,草濫隸屬石碇堡;日據時期,於明治三十四年改隸基隆廳,並於大正九年再度改制,隸屬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現今七堵諸多地名,均源自南島語系發音直譯,例如「瑪陵坑」、「拔西猴」、「友蚋」與現今草濫段之「後旦旦」等,然「草濫」之名乃源於漢人移墾。草濫溪(又稱「拔西猴溪」)上游因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沿著周圍地形逕流至此,使原本泥質鬆散的土地混入過多水量,形成泥灘狀態,先民稱其為「草瀾堀仔」,因而得「草濫」之名。關於草濫清水岩之緣起,依據口述歷史資料,早期拓墾群眾大多習慣祈求原鄉神靈庇佑,如汐止忠順廟(保儀大夫)、暖暖安德宮(天上聖母)與瑞芳龍巖宮(清水祖師)等。而當草濫庄的拓墾群眾面對疾病、紛爭、自然災害等困難時,便集資從滬尾(淡水)清水岩將清水祖師神像分靈帶回,以保安康。最初,並未建廟奉祀清水祖師神像,而是由草濫居民輪值供奉。經過多年討論集資,始於一九六二年興建清水岩祖師廟初代廟宇,但規模並不大。隨著信徒增加,廟宇規模逐漸無法滿足需求,一九八七年才於現址啟動新建廟宇計畫。草濫清水岩於一九九○年完成建築結構,並於一九九三年舉行入廟大典後正式啟用。廟中主祀清水祖師,陪祀多位神明,如玉皇大帝、三界公祖、觀音菩薩、關聖帝君、聖母娘娘、福德正神、文昌帝君與虎爺公等,形成台灣民間常見的多神共祀之信仰體系。這座新建的清水岩祖師廟,融合了當時的建築風格與技術,包括廟內的雕刻、彩繪以及精緻的藝術設計,使得這座廟宇成為當地宗教文化代表之一。廟外牆堵上的交趾陶、廟內神龕木刻、大門彩繪、木雕與石雕龍柱、大殿圓形藻井與「先天八卦」彩繪等裝飾,不僅體現虔誠信仰,亦成為台灣民間傳統藝術的瑰寶。而神龕旁兩側的「藏頭對聯」,也充分展現出先民的文字造詣與引人向善之念。例如,福德正神神龕上的對聯:「『福』臨善門存好心總有千祥雲集」、「『德』能正己有功果自保百世豐足」。可惜主神清水祖師與觀音菩薩神龕對聯,均有部分文字被其他神像遮蔽,一時難以一窺對聯全貌。綜觀來說,草濫清水岩不僅是一座具歷史與文化象徵之宗教場所,亦見證了七堵地區自開墾時期到現代化的過程,如今更是當地文化與藝術的重要象徵。 前一篇文章 【時代顯影】坂本龍馬:來自高知的革新者 下一篇文章 【古典時節】關於穀雨的五則傳說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文化印象】從舊車站到文化園區:台中驛的華麗蛻變【寰宇采風】祖谷藤蔓橋與源平合戰之平家傳說【寰宇采風】從讚岐鐵道到JR四國──琴平車站百年變遷【寰宇采風】 金刀比羅宮周邊祕境:和平印記與藝術瑰寶【東瀛遍路】金刀比羅宮 品味785級石階的信仰餘韻【寰宇采風】文學、歷史與溫泉:感受道後溫泉區之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