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桂濱公園坂本龍馬銅像。圖/東方奭
文/東方奭
微寒的午後,走一趟日本四國的桂濱公園,除了觀海賞松外,也體會到坂本龍馬壯麗而浪漫的志士情懷!
位於高知市浦戶灣口的桂濱公園,擁有寬闊的海岸與茂密的松林,園區內有一座高約十三公尺的坂本龍馬銅像。銅像設置於昭和三年(一九二八),生動描繪了坂本龍馬的英勇姿態,他遠眺太平洋的眼神中,似乎散發出永不放棄的信念。
一八三六年,坂本龍馬出生於高知城的城下町,是幕府末期的土佐藩鄉士。雖身處舊制度崩壞的當下,他卻沒有隨波逐流,反而以澎拜的熱情為新時代找到出路,以高明的交際手腕和談判技巧,帶領日本進入新時代。儘管只活了三十一歲,他精采的一生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坂本龍馬的父親坂本八平,是當時土佐國高知城下本丁筋一丁目(高知縣高知市上町)之鄉士,亦即住在鄉下的下級武士,也可視為享有武士待遇之農民。據說,他之所以被取名為「龍馬」,是因為在出生前一晚,父親坂本八平夢見金黃色的馬從天而降,母親則夢見盤飛於天際的龍。這些傳說,也隨著影劇的演繹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近年來,坂本龍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在螢幕上搬演。一九六二年,作家司馬遼太郎在《產經新聞》連載歷史小說《坂本龍馬》,轟動一時,之後,也多次被拍攝成電影或電視劇。
來到日本旅遊會發現,有許多紀念坂本龍馬的場所,例如高知龍馬機場、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博物館、龍馬誕生地紀念館,以及日本國內唯一以實際人物取名的龍馬郵局。至於坂本龍馬的親筆書信,目前則存放於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坂本龍馬所處的時代非常特殊,他雖然出生於武士家庭,卻是終結武士與幕府執政時代的關鍵人物。當時,日本大多數區域仍由武士建立的封建政權體制掌控,幕府將軍不僅掌握實權,也劃分了嚴格的階級制度。然而,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引發各藩國對幕府的不信任感,不但政治陷入混亂且爆發了內戰。
當時日本國內充滿紛爭,但坂本龍馬卻走在時代尖端,擁有國際化的視野以及先進的思想。為建立心目中理想的新國家,他以平民之身四處奔走,雖精通劍術卻不依賴武力,而是以交際手腕和談判技巧,帶領日本進入新時代。
例如,他廣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提出了「船中八策」。傳說,船中八策是坂本龍馬為了將日本建設為現代國家而提出的構想,後來以此為基礎發展出《新政府綱領八策》,並被明治政府的政策綱領《五條御誓文》所繼承。
一八六七年一月,明治天皇繼位;同年十一月,德川幕府將政權交還天皇(史稱「大政奉還」),奠定了明治維新的基礎。然而,坂本龍馬卻於同年底遭暗殺身亡,無法親眼見證日本逐步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