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維摩詰經》的社會管理學③

文/星雲大師 |2025.04.19
505觀看次
字級
人生不是論官位的高低,也不是錢財的貧富,而是人格的尊嚴,道德的高尚,那才是有佛法的菩薩。 圖/善雨 AI生成

文/星雲大師

如日本松下電器的創辦人松下幸之助,他也是和維摩居士一樣,在企業經營方面很有辦法,是日本的經營之神。他經常以合掌、感恩的心,來面對所有的顧客、經銷商,乃至於他的職員。

松下先生曾說:「當我的公司員工達到百名時,我就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當員工達千人時,我讓大家分層負責;當員工上萬時,我在幕後合掌,感謝他們帶來我的成就。」由於松下先生常常心存感恩,不會占人便宜,反而處處為對方著想。因此所有跟他有生意往來的人,大家都誠心誠意與他合作,也因此使他成為日本當代的大企業家。

剛出道的年輕人,也不要自我看輕,只要努力、勤勞、有禮貌,就會受到長輩、主管的重視,甚至要發願成為公司組織的核心、領導中心,平常工作要做大家的不請之友,不計較、不比較,從參與承擔之中,擴大自己的人生,總有一天小職員也會成為大老闆的。當然,沒有做大老闆也沒關係,就像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我們要發心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在美國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有一位七十七歲的圖書館員馬林(Robert Morin)過世後,他將四百萬美金(約一點二八億新台幣)的遺產全捐給他任職近五十年的學校,用來協助學生未來的職涯發展、添購學校的設備,做為學生的獎學金等。雖然,他一輩子都只是一個小職員,但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偉大的。

大小是比較出來的,我們要能多一些結緣、服務,緣分多一些,小吃店最後也會變成大飯店;同樣的,為人孤僻,不歡喜和別人往來,就是天下的大事也會變成無聲息的歌唱,凡事都看我們的發心了,聖賢也是人做的,土匪、流氓也是人,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所以,人生不是論官位的高低,也不是錢財的貧富,而是人格上的尊嚴,道德上的高尚,那才是有佛法的菩薩,就像我們的老維摩。

三、「男女平等」的社會管理

在《維摩經》中,維摩居士和很多的同伴們論議佛法,在談論中有許多像天仙般美麗的女子,因為聽得心生歡喜,就從座位中站起來遍撒花朵,供養所有的與會羅漢菩薩。花瓣緩緩從上面落在菩薩身上,就輕輕的掉落在地上;但花瓣落在聲聞羅漢身上,卻是如何都揮之不去。

此時,身為羅漢的舍利弗很尷尬的站著,維摩居士就對舍利弗說:「尊者!修行是要講究道行的,你如果向著佛陀所在的方向禮拜,那些花瓣就會自動落下,解決你現在花瓣沾身的問題。」聽完維摩居士的話,舍利弗朝佛陀的方位恭敬禮拜,花瓣也就自動落地。

此時舍利弗心中升起一個疑惑,這樣一個莊嚴的老維摩,怎會有這麼多美麗如天仙的女子在場。這念頭一起,這些具有神通力的女子們馬上了解舍利弗想什麼,就淘氣的把舍利弗變成一個女生,對著舍利弗說:「尊者!我們一直以來都不曾有男生、女生的區別,在我還未撒花之前,你也沒注意到我們是女生啊!」

曾經有記者問我:「佛光山似乎女眾弟子比男眾弟子多?」我也就幽默的對他說:「奇怪,我沒看到男人,也沒看到女人,我只看到出家人,看到佛陀所說的真理。」過去的社會重男輕女,像木蘭代父從軍、祝英台上私塾讀書,還得女扮男裝才能被接受。其實,男人女人都只是外相上的分別,男人能做的,女人也都能做,例如:過去當兵、開飛機都是男人,現在也都有女兵、女飛行員,現在我們的士農工商社會,有女軍官、女警察、女檢察官、女科學家,甚至還有女總統、女總理的領導人。

我們放眼古今中外的歷史,有許多女性在管理上都有很傑出的表現。像在《戰國策》中,趙威后執政時,齊國派遣使臣前來趙國祝賀,並將齊王親筆所寫的信函呈趙威后,趙威后卻不先看信的內容,反而第一句話就問使者:「你們國家的年歲收成好嗎?你們的人民都很好嗎?你們的國王也好嗎?」使臣聽了以後,滿臉不悅的請教趙威后:「王后!為什麼你不先問問我們國王好嗎?反而要先問人民好嗎?年歲收成好不好?就等於先問卑賤,再問尊貴,這與禮法是不合的,為什麼?」

趙威后回答使者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好的歲收,靠什麼來養活百姓呢?如果沒有百姓,又哪裡有國君呢?」這種「民為貴,君為輕」的民主思想,讓趙威后在執政管理趙國時,深受人民的尊重和推崇。

其實在佛門裡面,不但講大小平等、自他平等、事理平等、僧信平等,尤其男女平等是佛教最重視的,佛陀當初就是為了打破印度階級制度,提倡眾生平等,進而出家修行成道的。

所以今天我們佛教徒若有差別心、僧信不平等心、男女不平等心,實在是愧對佛陀,又哪裡能說自己是奉行佛陀的教法呢?這許多愚痴的眾生,應該對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平等的教法,要多多的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