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清明連假結束後,不少人開始有感「褲頭又緊了些」,急著想在夏天前瘦一波!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提醒,減重的關鍵不只是體重變輕,而是變健康。若採取極端節食或快速減重,不僅容易復胖,長期忽胖忽瘦,心血管疾病風險最高恐增加16%。
許芷瑜醫師指出,健康的減重速度約2~3個月內減少初始體重的5%至10%。以100公斤的人為例,合理的減重範圍是2~3個月減5~10公斤。如果一個月內掉超過初始體重的5%,可能會導致基礎代謝下降、免疫力變差、掉髮、經期不規律,甚至腸胃不適等問題。
此外,以極端方法快速減重後造成體重反彈所形成的「溜溜球效應」,不只是外觀變化不理想,甚至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根據一篇2024年發表於《JAMA Network》期刊的研究指出,頻繁的BMI波動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子,可能使發生風險增加8%~16%。
不正確或快速減重,容易造成體重反彈幅度大、同時使得內臟脂肪堆積、體脂率上升,這樣的方式造成的BMI波動不僅與血管功能惡化、血壓升高相關,也會影響血糖調控與整體代謝的穩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發生風險。因此,正確且循序漸進的控制體重,才是較好的方式。
「減重應該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衝刺比賽。」許芷瑜醫師強調,透過專業醫療介入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飲食模式和擬定個人化減重方法,同時以適當的速度減重,不僅能有效減脂,還能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