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現實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3-2

文/星雲大師 |2025.04.03
972觀看次
字級
在藥師琉璃世界裡,每個人身體健康,心裡沒有貪瞋嫉妒等煩惱,他們的身體用來為國為民服務,他們的心用來思惟解脫聖道。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二)《彌勒上生經》的理想世界

——兜率淨土



根據《彌勒上生經》所描述的兜率淨土,是天上的理想世界。兜率淨土也叫彌勒內院,是彌勒菩薩說法的地方,這個淨土到底是什麼世界呢?

1.是回真向俗的世界

彌勒菩薩與釋迦牟尼佛同時修行,但佛陀早就成佛,而彌勒菩薩仍然在彌勒內院修行菩薩道,這是發心不同所致。雖然如此,他們的悲心願力是一樣的,都是對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護念攝受。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位居欲界中的兜率天裡,離我們這個世界不遠,要往生到彌勒淨土,不必像求生其他的淨土,要艱苦修行,具備資糧才能往生。只要皈依三寶,清淨持戒,如法布施,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即可。彌勒菩薩的慈悲與善巧方便,使這個世界的眾生容易得度。好比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學問高,教法也很好,卻發心到小學教書,這就是回真向俗的精神。

彌勒菩薩又叫慈氏菩薩,據傳,彌勒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起,即不食肉,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由此可知,彌勒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聖者。當初慈航法師在汐止創建彌勒內院,自稱慈氏,即是因為他是修學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法門。

近代提倡革新佛教的領袖——太虛大師,見中國佛教聖地有四大名山: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普陀山,大願地藏菩薩的九華山,大行普賢菩薩的峨嵋山,大智文殊菩薩的五台山,卻獨缺一座彌勒道場,為弘揚彌勒菩薩的慈心悲願,他曾想將浙江雪竇寺,改為大慈彌勒菩薩的彌勒山,如此則可合稱為佛教的五大名山。以上五位菩薩,各有他們的世界,各有他們的淨土。彌勒菩薩的淨土世界,終日歡歡喜喜,到處隨緣隨眾、慈悲度眾、布施結緣,這就是回真向俗的世界。

2.是近易普及的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但是往生彌勒淨土,不必達到一心不亂;往生極樂世界必須斷欲,才能蓮華化生,而彌勒淨土是不必斷欲就可往生;要到極樂世界需要經過十萬億佛土,但彌勒淨土,和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同在欲界,離我們很近,因此往生這個淨土也就比較容易。所以它是一個離我們最近,最容易修行,又能夠普及一切眾生的世界。

3.是見佛聞法的世界

《高僧傳》中記載多位祖師大德往生彌勒淨土,例如東晉時代道安大師,與他的弟子法遇等八人;唐朝的玄奘大師及窺基大師,也都發願往生彌勒淨土,聆聽彌勒菩薩說法;往生西方淨土的淨土初祖慧遠大師,也曾到過彌勒淨土。現代的虛雲和尚,世壽一百 二十歲,在他一百一十二歲時,曾經到過彌勒淨土,親聞彌勒菩薩說法,當時聽眾中有十多位都是他認識的法師,如金山觀心禪師、天台融鏡法師、江西志善法師、寶華聖心法師,而當時法會中的維那就是阿難尊者。如果能往生彌勒淨土,在兜率內院可以時常聽聞佛法,就不必擔憂會再墮落。

4.是回智向悲的世界

彌勒淨土的殊勝,是因為彌勒菩薩慈心度眾所致,他寧可不住於常寂光土,不住於淨智莊嚴的世界,反而在欲界天中建立淨土,廣度有情眾生。那是因為欲界眾生沉淪欲海太深,一時不易超脫。說到修行,大家總是畏難;談到離欲,大家總認為會有所失落。彌勒菩薩不愧是一位慈氏聖者,他以他的無邊智慧,回向悲憫娑婆世界的眾生,給大家一個容易得度的機會,這是彌勒淨土的最大特色。

(三)《藥師經》的理想世界

——琉璃淨土



《藥師經》裡的理想世界是琉璃淨土,它是什麼樣的世界呢?

1.是民生豐富的世界

藥師琉璃淨土的眾生,想要經營事業,不必考慮到周轉不靈或是虧本,想要生產報國,不必掛念原料不足,或是稅捐繁重。那裡到處有金銀財寶及富麗堂皇的建築物,人民的衣食住行、育樂器材,都是隨心所有;是一個經濟不必憂愁,民生安樂,物資富足的地方。

2.是社會淨化的世界

娑婆世界的社會裡,有汙濁、煩惱,是個不清淨的世界;在藥師淨土的世界裡,沒有男女相,沒有酒家,沒有舞廳,沒有地獄、畜生、餓鬼、鬥爭、煩惱,更沒有殺生、賭博等各種惡業,可以說是個絕對淨化的世界。

3.是政治清明的世界

在藥師琉璃淨土裡,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四惡趣眾生,沒有因不愉快而發出的苦惱音聲。不像娑婆世界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不像娑婆世界五趣雜居,五濁垢穢。那裡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以沒有刑罰,沒有牢獄,也沒有貪官汙吏,為政者都能勤政愛民,一心為國家、為人民謀福利。

4.是國土莊嚴的世界

藥師佛的國土,之所以名為淨琉璃世界,是因為這個國土的眾生,都是從雜色寶華中化生,並且具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他的國土不像娑婆世界,崇山峻嶺,荊棘瓦礫,高低不平,而是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宮殿樓閣,都是由珍寶所成。城闕宮閣、軒堂明窗,裝飾羅網等物,也都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七寶所成。

5.是身心康樂的世界

藥師如來是無上醫王,在藥師琉璃世界裡,每個人身體健康,心裡沒有貪瞋嫉妒等煩惱,他們的身體用來為國為民服務,他們的心用來思惟解脫聖道。

(四)《阿彌陀經》的理想世界

——極樂淨土



西方極樂淨土,即是《阿彌陀經》中所說的理想世界,以下分四點來說明:

1.是時空無限的世界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命、無量光明的意思。無量壽,是時間無限;無量光,是空間無限。因此,到了極樂淨土,就和阿彌陀佛一樣,生命是不會死的;而我們的慧命,就如光明一樣,遍滿十方。

在我們的世界裡,常為空間的問題感到困擾,嫌小、嫌髒、嫌亂,而且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要趕路,要坐車,非常不便。極樂世界裡的人,在時、空無限的世界裡生活,人人都能飛行自在。(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