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赫連擁
善用時間、調度有方者,喜說:「時間是擠出來的。」而我倒經常發現,自己的時間有時純粹被某些外力所擠出消耗,非本意所用。
特別不喜歡必須排隊等待才能達成的事物,時間會在毫無計畫亦無確切底線的情況下流失,心裡縱有數仍不甘心,總想在選擇有限的格局下,討回一點什麼。發呆、放空、戴上耳機、滑開手機……消磨只為等待。人的一生,多半可以準確計算出睡眠耗費的時間,然而,「等待」卻是很難預料和計算的。若照字面理解「時間就是金錢」,無預警地浪費時間無疑猶如破財漏財,對我來說一樣心疼得緊。
經年開車送兩個兒子上學,不甘時間被此日常定點切碎,以致養成了書寫習慣。在他倆正值高中和初中的那幾年,遇到了開校門的時間差,到了老二的學校往往需等二十分鐘。按規定在無家長的陪同下,學生不可單獨在校門外等候,於是這段時間我便讓孩子在車上閱讀,我則打開日記本,靠著方向盤書寫。
除去寒暑假之外的每一周,我會有五個固定的二十分鐘投入於寫日記,字數累積意想不到地可觀,三年下來,寫滿一百五十頁裝的日記簿六本有餘,老二也因此累積消化了不少課外讀物。儘管孩子們都已長大,無須我再為他們開車,車裡至今依舊擺有一本日記簿,以便我得空隨時記錄生活大小事。
應付超市結帳時的排隊,皮包裡備有一帶了筆的小本子,遇到誇張的長隊伍時,我還能打開簿子,低頭寫幾個字,甚至「即時報導」那一刻的情況或心情,把那股特別不耐煩的情緒「封印」在字裡行間。由於經常站著手捧簿子,或靠在購物車的推槓上書寫,字跡總是好看不起來。有次,被後面排隊的一位洋顧客問起,她對我龍飛鳳舞的中文字特別好奇,還覺得挺美,誇讚了幾句,我笑說我這是在給老天投書,比起當眾碎碎唸,牢騷用寫的從未造成「公害」,可謂絕佳且深得我心的情緒出口。
所有與健康相關的體檢預約,不管是我自己的還是家人的,必帶上手記簿同行,在候客室裡有時能寫出七、八頁來,經常一晃就是二、三十分鐘過去,想像這些時間如果就只是透過乾等熬過,該有多麼懊惱?我並非不可利用這段時間放空,但我仍希望自己想放空或在何時何地放空都能有選擇權,而非受情勢所迫臨時起意。也常見有人利用這類時間看書或織毛衣,選擇做自己喜歡且條件允許的活動來沖銷這場等待,可避免讓如是日常,定型為一種難耐甚至惹人厭惡的活動。
我甚至不愛等待微波爐加熱這種日常瑣事。即使加熱時間僅十秒鐘,必會轉身去看水槽裡有無待洗的碗筷,抓起冰箱上貼的小簿本寫下突然閃現的靈感,或者,添加點清水到淨水器內過濾。一、兩分鐘或更長時間的加熱,用來做瑜伽或深蹲也很不錯。
邊踩健身腳踏車邊追劇,邊打掃邊放飛想像構思文章,邊洗衣疊衣邊計畫今天明天該給全家做什麼飯菜,時間並不像金錢那樣可以掙了存著,還望生利息增值,只會不回頭的流逝、溜走。時間的「邊角料」亦然,只能是果斷而無憾地用掉最為划算。無論拿來立刻填補其他工事需要,還是點綴照亮自己乃至周圍人們的生活,動點腦筋去思考如何管理這樣的零碎時間,哪天定會驚喜發現,有個「聚沙成塔」的具體成果在等你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