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訓練什麼運動機能?

文/一元 |2025.02.19
35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一元

拔河運動不但是一種基礎體能訓,也是一種專項體能訓。

拔河竅門 訓練才知



傳統的拔河比賽,通常以人數為參賽規定,較少見以體重來限制。基本上拔河比賽規則: 雙手手心向上,不得成8字形纏繞雙手,以免拉傷。(是指正確的握繩法,不可戴手套) 繩從腋下經過。(指身體的正確姿勢,不可將繩纏住手臂) 腳尖在膝之前。(指雙腳使力的方向,不可蹲著拉)拔河運動主要的基本技術觀念是如何整合個人技術,經由繩子以求得團隊之最大拉力,依選手所處位置不同,分成一般選手與後位(最後一位選手),拉繩的動作與技術是有所差異的。

那麼,訓練拔河,能否訓練我們身體的一些機能與運動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據運動特性來看,拔河體能包含肌力、爆發力、肌耐力等,其中,很複雜的分為徒手體能、手部負重訓練、腿部肌力訓練、學習起步動作、後退步伐、拉繩支撐、跌倒站立、隊伍重整以及增強式肌力訓練。運動肌力特性在拔河運動中,上肢肌群功用,在於將拔河者與拔河繩緊密結合在一起。

增長肌力 練爆發力



其實肌力的大小,決定於肌肉橫斷面積的大小與中樞神經系統的配合。拔河運動中,上肢肌群需要強韌的肌力,下肢及軀幹肌群也更需要強大的肌力為基礎,進而採取進攻或防守的戰術應用。

人體在運動時,所負荷的重量與速度關係,是在相同力量下,重負荷所產生的速度慢;反之,輕負荷所產生的速度快。拔河運動中,主要是重負荷爆發力的應用,所以拔河運動爆發力的訓練,可採用重負荷的方式進行;尤其是在起步的一瞬間,下肢肌群需要極佳的爆發力,若能在起步瞬間出現,就能掌握節奏,採取主動進攻。

肌耐力的發揮決定於最大肌力、肌肉中血液循環及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意志力量。上肢肌群需要靜態間歇性的收縮;而下肢肌群需要堅韌的肌耐力,確保拉力能持續,使攻勢能夠延續到最後。肌耐力與爆發力與肌力又息息相關,因此可藉由肌力的增大獲得提升。

所以,如果你想發展最大肌力與肌耐力,去練習拔河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