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魚 陸上也能活

文/一元 |2025.07.28
73觀看次
字級
躄魚 圖/123RF

文/一元

彈塗魚屬於兩棲魚類,具體說,不但能水裡游,還具有陸上活動能力,世界這麼廣大,除了彈塗魚還有別的魚類也能有這樣的陸上能力嗎?我們來找找還有哪些。

離水走路 誘捕食糧



「躄魚」,是一種渾身長滿了各種顏色的斑點、疙瘩、結節,棲息在海灣的泥灘地、淺海岩礁或海藻、珊瑚叢中的魚,看起來既像珊瑚,又像附著在海底的海綿,牠們的胸鰭與腹鰭已演化成類似小腳丫的結構,可以用來在海底或陸地上支撐身體與移動,常被稱作「會走路的魚」,或「五腳虎」。以誘釣捕食小魚與小蝦維生。

短離水面 自行呼吸



另外就是某些鯰魚,如攀鱸,電視新聞曾經播報過,一種以前在金門常見、離水不死、還會走路的奇魚,說的就是「攀鱸」,據說曾經消失過多年,後來說有人在烈嶼發現牠們的蹤跡,最後終於成功繁衍了幾百隻攀鱸後代。牠們屬於具有輔助呼吸器官、可以在缺氧的環境中生存,甚至短暫離開水面的魚。

還有一種長得很怪的魚,叫做「七鰓鰻」,無鱗、有背鰭與尾鰭,長得跟普通鰻魚差不多,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圓嘴,嘴裡長著無數倒鉤利齒,在眼睛後面的身體還有一排腮孔,古怪難看,會在繁殖季節上岸,到溪流中產卵。

總而言之,有些魚類並非完全脫離水,但由於牠們的特殊構造與行為,造成在陸地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活動,這便是魚類適應環境、拓展生存空間的真實例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