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希望】心理師王家齊:平衡身心 學踩煞車

陳玲芳 |2025.01.28
747觀看次
字級
「所謂的魔法,是一萬次的練習。」嘴角習慣掛著微笑的王家齊如是說。 圖/王家齊提供、123RF
「養生」最基本是從「放鬆」做起,一步步向前,達到身心平衡。 圖/王家齊提供、123RF
王家齊說,「環境壓力,加上天生性格,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 圖/王家齊提供、123RF
當自律神經失調,身體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不適。圖/王家齊提供、123RF
王家齊心理師尤其擅長結合「人際關係心理學」與「即興劇實戰演練」,將理論與實作整合在課程之中。圖/王家齊提供、123RF
新年新希望,但願你我都能更加覺察,知所進退,既為自己加油,也學會踩煞車,守護身心健康。圖/王家齊提供、123RF

文/記者陳玲芳

蛇,在古代文化,經常象徵著蛻變與重生。蛇年養生,該如何學習蛇的聰敏靈巧?心理師王家齊說,養生首重身心平衡,好比開車要同時學會何時「催油門」、何時「踩煞車」。



現代人生活步調太快,壓力太大,各種毛病上身。自律神經失調,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而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睡眠障礙、腸躁症的案例也不少。

似曾相識 醫病對話

醫生:「你這是胃酸逆流,吃制酸劑就沒事了。」病人:「好。」結果:相安無事了一陣子之後,火燒心又來了。

醫生:「你這是失眠,我開給你安眠藥就好睡了。」病人:「好。」結果:前三天好睡了,第四天開始吃安眠藥也難睡。

醫生:「你這是腸躁哦,腹瀉用止瀉劑,便祕我給你乙二醇幫助軟便,其他要靠你自己。」病人:「好。」結果:腹瀉和便祕,還是不停地輪番上陣。

醫生:「你沒問題啊!檢查都沒事,不用擔心,不要想太多,放輕鬆。」病人:「好。」結果:病人還是渾身不舒服啊!

以上為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郭育祥醫師歸納整理出的診間對話,十幾年前如此,十幾年後也相差無幾。

以上對話,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識?許多病人都想問醫生:「放輕鬆,真的就會好?」問題是,病人往往不知該如何放鬆。你呢?仍身陷其中,抑或已經學會放鬆?

自律神經 油門煞車

所謂自律神經,乃是負責維持生命基本必要機能的神經,其運作不隨人類意志改變。

自律神經支配著心、肺、腸、胃,以及其他內臟器官,是一套負責維持生命基本必要機能的神經系統,包括心跳、體溫調節、呼吸、消化、流汗等。也有人稱之為自主神經。

自律神經十分敏感,它雖不受大腦控制,卻很容易受到情緒、外部刺激等影響,進而出現運作不正常情況。

自律神經的組成有「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通常相反,會配合身體狀況自動相互調節,如交感神經促進血管收縮,副交感神經促使血管舒張。

大心古亭診所心理師王家齊表示,當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無法因應身體狀況而相互調節,就是失調。就特性來說,交感神經類似「油門」,副交感神經類似「煞車」。

自律神經失調,就好比「跑車的油門」碰上「腳踏車煞車」,兩者無法相互調節,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大大小小不協調的症狀。

身體不適 找無原因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變,且無典型症狀。「身體不適,卻找不到原因,極可能就是!」

當自律神經失調,身體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不適,舉凡頭痛、頭暈、耳鳴、喉嚨異物感,與診間最常見的胸悶、心悸、胃痛、腹瀉,乃至於頻尿、失眠,與皮膚發癢、肌肉痠痛、全身倦怠等。

倘若因身體不舒服就診,經過反覆檢查,卻無法明確找到病因,就要高度懷疑是否為失調引起。

「環境壓力,加上天生性格,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王家齊說:「自律神經是一套奇妙系統,雖然不受大腦控制,但卻很容易受到大腦作用的影響。」

例如,當你緊張、不安或憤怒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可能會不規律亢奮;悲傷或情緒低落時,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作用或許也會受到抑制。

尤其是追求完美性格者,或者個性過於敏感者,自律神經的影響力只會「加乘」。如此時間一久,神經系統就如同失去彈性的橡皮筋,輕者疲乏,重者斷裂。

樂活養生 重拾平衡

基於健康維護、疾病防治觀念,人們都認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防治,也符合此原則。

王家齊說,如果在自律神經失調之前,你我已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時時自我覺察,避免讓自己老是處在「戰」與「逃」狀態,能夠適時地放慢腳步,緩緩吸氣、吐氣,有意識地深呼吸,就能重新找回身體應有的節奏。

就像他的心理諮商,主要是在幫人們過熱的大腦「喊停」,避免「當機」;同時,也是在提醒每個人:你已經夠努力了,但此刻、當下,請你暫停努力,不要再催油門了,趕緊踩煞車。

王家齊說,新年設定目標很重要,但有了工作目標,有可能忽略健康;把談戀愛當目標,又很容易忘掉自我。他強調,真正的平衡,是考量兩者的並存。

因此,「樂活」無關快或慢,或者說,應該有快也有慢,快慢並無絕對的好與壞;「養生」最基本是從「放鬆」做起,放鬆不是什麼都不做,也不是隨便、無所謂,而是有覺察地、一步步向前,達到身心平衡。

新年新希望,但願你我都能更加覺察,知所進退,既為自己加油,培養正能量;也學會踩煞車,守護身心健康。



斜槓心理師 魔法即興力

身為大心診所臨床心理師,王家齊其實還有許多「斜槓」身分,包括微笑角即興劇團藝術總監,三語事劇場演員、樂師。

長期從事社區自費心理治療的王家齊,也以兼具體驗、互動與反思的應用即興劇模式,帶領超過500場教育訓練。其教學主題包括:溝通即興力、團隊即興力、教學即興力。他尤其擅長結合「人際關係心理學」與「即興劇實戰演練」,將理論與實作整合在課程之中。

2015年,王家齊結束了一趟為期52天的即興劇學習之旅,回到台灣。那一年,除與陳譽仁共同成立「微笑角即興劇團」,也開始了應用即興劇於教學、團體與教育訓練的工作。

「會走上這條路,其實是個意外。 」王家齊說,雖然在美國、加拿大學習即興劇時,曾聽過當地的即興劇團會在企業、學校與非營利組織帶領即興劇訓練,可惜沒能親眼見識。

回到台灣後,由於身為心理師,常會接到人際溝通、性別平等、團隊建立等相關主題的講座。他開始嘗試把即興活動帶入演講,「結果,像是意外打開了一道神祕的魔法門。」這些即興練習,讓他的演講開場暖得快,終場變精采。

有些課程窗口,還會在課後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他:「老師,我們學生平常都很害羞,這次竟然這麼放得開。你到底對他們施了什麼魔法?」

「所謂的魔法,是一萬次的練習。」嘴角習慣掛著微笑的王家齊如是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