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味: 在涼意初至處 共享豐收饗宴 文/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2025.08.02 語音朗讀 1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記得年少時,老師常以「一葉知秋」提醒我們,從微小的變化感受時序的更迭,觀察是我們想像世界的美麗濾鏡。(示意圖)圖/123RF今日的立秋,仰望星空,我們依然會思索宇宙與人生,依然會在秋夜思念親友、感嘆時光流逝與情愛失落的惆悵。圖/陳宛昀讓我們走出生活的窠臼,在紛亂的喧囂之外,留點內心秋涼的時刻,細細體會生命轉瞬即逝的豐收與美好。(示意圖)圖/123RF 文/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在數位時代,對現代人而言,立秋或許只是夏季促銷的落幕、秋季新品登場的過渡。每日被資訊轟炸、任務填滿,這一年已過半,回望來時路,也該為未來的時光留白。立秋,是夏秋交替的重要節點。它不若盛夏般酷熱難耐,也不像深秋那般蕭瑟悲涼;既保留著盛夏的蓬勃活力,又初現早秋的清爽澄澈,同時也呈現出獨特且豐盈的時光。古語云:「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過後,每場雨都浸潤著初秋穀物收成的氣味,空氣仍殘存酷夏餘溫,卻已透出絲絲秋涼的氣息。蒼穹愈發高遠湛藍,陽光明亮而不烈熱,立秋「剛剛好」的訊息就此抵達。回望黛綠年華,方覺時光快速飛逝。一年之中,最燦爛的時光看似悄然流轉,猶如東籬待放的菊花,默默訴說著更迭無聲,歲月無情。而「春生秋殺」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初秋,或清新颯爽,或微帶惆悵,或輕盈可愛。透過詩人文字延伸的生命意境,我們得以窺見古人筆下無數關於立秋的美景與心境。或許正因如此,我們在享受豐收之際,更能體悟生命的短暫與美好——如同枝頭初熟的果實,美麗卻脆弱,讓人欣喜亦生感傷。杜牧的優美秋夜圖立秋之夜,我們或能如杜牧般,在清涼如水的夜色中仰望熠熠星空;或如范成大,為酷暑遠去而倍感欣慰。即便身處城市,我也能感受夏日的熱情漸被初秋的涼爽取代。記得年少時,老師常以「一葉知秋」提醒我們,從微小的變化感受時序的更迭,觀察是我們想像世界的美麗濾鏡。猶如此時,萬物由豐盈走向收斂,繁忙的日常是否讓我們遺忘了某些重要的人生課題?如同古人獨酌於月光如水的秋夜,面對得與失,或悲或喜,最後尋得豁達與放下的人生思考,這皆是生命從自然萬物感知到而不可或缺的生命體悟。一如杜牧的〈秋夕〉以精煉的筆法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秋夜圖景,是一首意境深遠、情調婉轉的名作: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全詩從室內到室外,從近景到遠景,寫作視角不斷轉換,空間也層層推展;光影從燭光、螢火到星光,視角從人造到自然;情感從個人幽思到對宇宙的凝望,構築出一個立體且豐富的立秋夜晚世界。品讀〈秋夕〉之際,讓我不禁思索:我們是否還能如古人般,靜心欣賞秋夜的美景?是否還能在燈火闌珊處,覓得豐收之餘,思及歸零的重整與寧靜?如今,古人的「畫屏」或許已變成我的數位螢幕,但立秋的氣息依然能穿越科技的隔閡,觸動我們內心與自然共情的純粹悸動。偶然在郊外漫步的秋夜,見到點點螢光閃爍,心頭仍會泛起驚喜與感動,依然能與古人詩句產生共鳴,感受生活清明的剎那。仰望星空的時刻,我們依然會思索宇宙與人生,依然會在秋夜思念親友、感嘆時光流逝與情愛失落的惆悵。這分千年未變的立秋情懷,讓我們在流轉的歲月中,忘卻世俗的煩惱,感受到自然的撫慰,尋得永恆相叩的生命共鳴。在短暫平凡的日子裡發現美麗的詩意,這不正是一種恬淡而愉悅的心境嗎?范成大的立秋生命感悟再重讀南宋詩人范成大〈立秋〉描繪的氣候由酷暑轉為秋涼的舒爽變化,抒發對夏去秋來的欣喜之情,流露豁達的人生態度。詩人從夏日炎熱帶來的煩悶與不適,感慨生命如浮萍般脆弱,難耐苦熱的煎熬。幸好,立秋帶來的涼意,宛如人生低谷中的轉機,使心境隨之轉變,最終詩人勉勵自己,一年雖已過半,無須憂傷惆悵,而應當欣然慶賀立秋的到來: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全詩層次分明,詩情由悲轉喜,從夏日的煩悶到秋季的期待,詩人最終對立秋的詠歎,表達對自然規律的順應和坦然處世的豁達精神。立秋之於今人,仍有深刻的生命映照。現代人也常為時光流逝而焦慮:年歲漸長、目標未達、機會錯失。然而,每年立秋,或許正是我們停下腳步、審視過往、規畫未來的契機。同時,在詩人哲思中,我們學習范成大的豁達,以平和的心態接受時間逝去的事實,並懷抱熱情面對未來。立秋也提醒我們是時候放慢腳步,細心感受,那捎來秋意微涼的梧桐片片,那低語荏苒的時光,正象徵初秋的風情萬種悄然降臨。生活不止於工作與娛樂,還有四季流轉間的浪漫與詩意。熱鬧與靜謐的交錯,天地細微的軌跡變化,讓我們走出生活的窠臼,在紛亂的喧囂之外,留點內心秋涼的時刻,細細體會生命轉瞬即逝的豐收與美好。(摘自《跟著24節氣閱讀》,遠流出版)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敬請把握一生一次的機會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颱風天別只顧搶泡麵! 熱門新聞 01【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2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3呼吸 蘊藏身心能量2025.07.2704【紅塵禪煙】彼岸2025.07.2705庭院不除草 吸引鳥兒回來築巢2025.07.2706水域藥物汙染 鮭魚出現冒險行為2025.07.2707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9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10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 颱風天別只顧搶泡麵!【中醫專欄】敬請把握一生一次的機會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養眼專欄】談青光眼的治療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聊聊心裡事】 關係中的隱形陷阱:當溝通變成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