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2】 放射療程 如踏上多彩遊輪之旅 文/黃榮堅(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2025.02.08 語音朗讀 4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回家後的日常:出國看女兒。圖/商周出版提供結束全部療程的「畢業證書」。圖/商周出版提供駁二特區步道的看板。圖/商周出版提供 文/黃榮堅(台灣大學名譽教授)人到最後勢必是用自己全部的哲學、用自己完整的態度去面對自己專屬的人生艱難。 對於癌症的復發,在醫師為我安排了三十二次的放射療程後,我們很快決定好,要用嘉年華式的吃喝玩樂來度過這段日子。醫院報到日一大早,先把已經打包好兩個月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塞進車子裡,鎖好家門,隨即出發,開始執行我們在西部都會區的長假計畫。而此刻,歷時兩個月的長假計畫飛快結束了,今天回想起來,放療期間所度過的,其實就像一趟多彩的遊輪之旅。我們在旅途中一路面對、一路學習,而這一路的旅途也反過來讓我們心中填滿難以忘懷的回憶。儀式可消解苦痛?說是要用嘉年華式的吃喝玩樂來度過這段日子,但什麼是嘉年華式的吃喝玩樂?海明威的《太陽依舊升起》書上有這麼一段話,「跳舞不停,飲酒不停,喧囂不停……每一件事物都變得不太真實,彷彿任何行為皆不需要承擔後果……非得大吼大叫才能讓別人聽見自己說話……這就是節慶……」讀到這裡,我想的是,如果跳舞不停、飲酒不停和喧囂不停的結果,就是讓每一件事物都變得不太真實,那麼跳舞不停、飲酒不停和喧囂不停的背後是訴說著什麼樣的事實?莫非人生艱難,艱難到必須用「讓每一件事物都變得不太真實,彷彿任何行為皆不需要承擔後果」的儀式來稀釋人生的苦痛?然而對於這樣的人生,說出更殘酷事實的,應該是海明威的另外一句話:「在白天,對任何事都無動於衷其實非常簡單,但在夜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問題就在於,人生的苦痛是可以透過一些形式的動作就被化解消失的東西嗎?人生艱難無章可照人生遭遇的痛有很多是可以透過某一些形式動作就被化解消失的,譬如頭痛吃普拿疼,手割傷了貼OK繃,期終考試到了就念書,花草樹木枯萎就澆水修枝等等。這時候所謂理性人的做法自然是照章行事,頭痛吃普拿疼,手割傷了貼OK繃。問題是,人生並不永遠如此簡單,人總會有一天要遇到看來無解的困境,當中生老病死只是一個典型的問題,但不僅止於此,否則不會也有人在形形色色的遭遇中選擇用墜樓來回應自己的人生。所謂人生艱難,表示即使是理性人最終也可能無法照章行事,因為可能根本無章可照,或者照章行事也難,就好像大地震來時被深埋在崩山落石底下的罹難者或家屬,有什麼章法可以讓他們照章行事,因此就不會喪生在崩山落石底下,或不再有苦痛?去年四月三日的太魯閣大地震,從很多被放到網路上的影像可以看到大地震來襲時地動山搖的恐怖景象。原本風和日麗的山谷裡,在大地好像巨獸突然甦醒過來般的晃動之後,邊坡砂石開始下滑,塵土開始飛揚。幾輛小汽車相互分隔一段距離,在曲折的山路上不知所措,一下子往前移動一點,一下子往後退一點,一下子又定住不敢動。緊接著像是電影《阿凡達》的開場,幾顆看起來至少有汽車大小的巨石在翻滾中衝撞過來,有的滾落到擋風玻璃前方幾公尺處,有的直接壓頂在小汽車的後車廂。此時不管是快思才對或慢想才對,也不管汽車是該前進一點才對或是後退一點才對,有誰是因為聰明所以躲開壓頂而來的巨石?用快樂度過不快樂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因此問題是,為什麼人要那麼關心最後一刻的死亡問題,好像最後一刻的死亡才是人生重要的問題?其實面對問題時不管是要抗拒、掙扎或傷腦筋,總是在人還能改變些什麼事情的時候才有意義。因此如果人最終面對死亡就像面對大地震時山上滾落的巨石,既然這不可能是老天爺搞錯了什麼事情,那麼人除了接受,再去為死亡這件事抗拒、掙扎或傷腦筋的意義是什麼?因此對人而言,只有在無數個的今天裡要用什麼方式活著的問題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今天要用什麼方式活著?這一個問題的答案來自人生旅途一切艱難險阻的淬鍊成形。當然每一個人生都是獨特的,所以人要如何面對自己專屬的人生艱難也沒有標準答案。人到最後勢必是用自己全部的哲學、用自己完整的態度去面對自己專屬的人生艱難。但如果快樂是人生最後的原則,那麼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生艱難,我可以想像得到的不二法門,只可能是堅持用快樂的態度來度過不快樂,只可能是堅持用無懼的態度來度過恐懼,否則這世界上無數身陷痛苦而無法翻身的人還能依靠什麼來脫離痛苦?(摘自《我32次的放療,與吃喝玩樂:一段罹癌者的自我探索之路》,商周出版) 前一篇文章 【新年新希望】心理師王家齊:平衡身心 學踩煞車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運動前後怎麼吃?兩迷思一次解!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