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要有辨別的能力與智慧,要能明理,權衡輕重。圖/游智光
青年要有辨別的能力與智慧,要能明理,權衡輕重。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二)青年要有辨別的力量
現今社會許多人的價值觀,正如胡適之先生所講的「差不多先生」,什麼事情都是馬馬虎虎、差不多、得過且過、都可以,這是因為社會大眾缺少辨別的力量。如果青年不具備是非觀念、輕重權衡的辨別力量,那麼將永遠遊走於正邪之間而不自知。
舉例說,佛光山在台中東海大學旁新設立了一座道場,裝潢公司送來幾張吃飯的桌子。這桌子的材料很普通,價錢也便宜,只是做裝潢的人善於包裝,他用金紙鑲嵌在每張桌子的桌緣,看起來身價就不同了。有少部分的信徒見到,不明所以的就批評說:「一個寺廟道場,幹嘛用這麼好的桌子?真是奢侈浪費!」
寺院裡的法師也說:「對啊!我們是道場,使用的物品簡單就好,何必用這種桌子呢?」
我就回答他:「這桌子不是給你用的。你要知道,這桌子若不把它做得很好,許多有身分地位的人,不會走到這裡做我們的客人,更不會成為佛教的信徒。所以要把佛教的水準提高,把道場設備做好,那些人才可能駕臨。如果說,用好一點的桌子都要遭人非議,那麼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房屋是七寶樓閣,黃金鋪地,不是更奢侈了嗎?」
當初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倡導淨土法門,說明淨土多麼莊嚴、多麼美妙,引導大家要求生淨土。一個道場的設備若不好一點,怎麼能顯出佛教的淨土之美呢?說話似是而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遊走於正邪之間,這是不如法的。
在佛教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做法會活動,就會有人站在門口托鉢化緣。有的信徒會去布施,也有人堅持不去布施,因為可能這些人都是假和尚,但部分信徒卻說:「真施主不怕假和尚呀!」
如果不去仔細地辨別這句話,會覺得這話是對的。其實這句話是「正邪之間」。正因為有這些沒有辨別力量的信徒濫布施,所以才無法分辨所謂的「真和尚」與「假和尚」。明白說,布施的人也不是「真施主」,這叫做「糊塗施主」。我覺得學佛的人,要加強是非善惡的辨別能力。
又比方說,有些人到佛光山朝山會舘吃飯,看到有些客人飯菜沒吃完,會舘就把它倒到餿水桶裡去,於是批評:「唉!這個寺院怎麼這樣不惜福呀!這個菜明明還可以吃,卻把它倒掉了?」
各位聽到以後可能也會說:「是啊!這個菜很貴呀!吃不下就把它倒掉,實在可惜,怎麼不惜福呢?」如果這句話是一位張師姊說的,下面我就要問了:「張師姊!拜託你,請你留下來,幫我們吃吃剩菜吧!」因為你說一句話很簡單,說完就可以走了,後面卻是叫別人吃這些剩菜。再說,就算信徒來吃剩菜,回去後宣傳:「到佛光山都要吃剩菜,下次不來了。」萬一吃了過期食物而中毒,這個法律責任又是誰來承擔呢?
所以類似這種正邪之間的想法、言論,假如我們的青年沒有辨別能力,實在很危險。因此做為一個青年,我們要有辨別的能力與智慧,要能明理,權衡輕重。
選擇信仰 正信正見
甚至有人說:「心好就好了,何必再去信什麼宗教呢?」這樣的話,聽起來像是正確,但若仔細辨別,就會發覺這是不對的。信仰如交朋友、選擇終身伴侶,俗話常說「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一個人交錯朋友,會毀了一生的前途;一個女人嫁錯丈夫,會失去終身的幸福。我們對於對象的選擇,怎麼能不小心謹慎?更何況信仰的對象、宗教,更應該仔細抉擇,確認正信的宗教!
一個人光是心好是不夠的,人生的煩惱從哪裡來?苦悶從哪裡來?憂愁從哪裡來?不如意從哪裡來?一切皆因不明理、沒有明辨是非的力量。信仰更要有辨別力,要知道哪個宗教比較好。如何辨別、選擇正確的宗教信仰呢?
第一、要看宗教的教主,在歷史上是不是真實有的?
第二、要看宗教的教主,是不是真有力量,可以解除我的苦難?
第三、要看宗教的教主,它的教義是不是圓滿,是不是究竟清淨?
有了辨別力,選擇信仰就不至於有錯。
有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黃曆、問地理師。有一天,他家裡的牆忽然倒塌,壓到他的身上去了。他大呼救命,叫兒子趕快來救他。他兒子說:「爸爸,你忍耐一下,我先翻一翻黃曆,問一問看風水的地理師,看今天適不適宜動土?」
名作家三毛,經常與靈媒溝通,寧願捨棄人間的生活,到鬼域與親友作伴,甚至到最後輕生自殺,引起社會大眾紛紛討論。人為什麼不問自己?不肯相信自己?為什麼沒有辨別是非正邪的力量呢?希望佛教青年們,每一個人都要增加自己的辨別力。
(三)青年要有自制的力量
我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跟我說:「啊!我實在無法控制自己」、「我不能忍耐」、「我是很衝動的,我自己沒辦法」……自己對自己都沒有辦法,誰能對你有辦法呢?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約束自己的力量,那麼處在這個五欲六塵、名利紛雜的世間裡,實在很苦惱。尤其苦難來時不能忍耐;情愛之前無法節制;金錢名利誘惑之下,出賣自己;在權力威武的迫害下,甘受驅役。這些都是需要自制的力量,才能排除的。
信仰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宗教情操與自我的自制力。比方說信仰佛教,異教徒來跟你說:「你不要信佛教,你來信我的宗教,我每個月給你二十萬。」這個時候,你是否會為他的金錢所收買?愛情也可以收買我們,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不管男女老少,往往在別人的盛情之下,情不自禁。
又如在權力威脅之下,刀、槍抵住我們,你敢反抗嗎?
世間上任何一件事、一句話、一個人,都可能動搖我們。要你歡喜,便稱讚你幾句話;要你生氣,就說你幾句壞話。你的歡喜與不歡喜,都可以隨時讓他人操縱、左右。所以,人實在是很脆弱的。
有一個老禪師在打坐,魔鬼想要來破壞他,老禪師如如不動,絲毫不受影響。魔鬼搖身一變,沒有眼睛,老禪師一點都不害怕,反而坦然的說:「這是什麼東西啊!怎麼沒有眼睛呢?沒有眼睛也好,就不會去亂看壞的事情。」
魔鬼一看嚇不走老禪師,又再變,沒有了嘴巴。老禪師一看:「哎喲!這是什麼東西?怎麼沒有嘴呢?沒有嘴也好,就不會說是非,不會惡口、妄言、綺語。」
魔鬼又再變,手也沒有了,披頭散髮,形相醜惡。老禪師還是神閒氣定的說:「哎呀!這什麼東西,又沒有手了。沒有手也好,以後就不會打牌、不會竊盜,也不會隨便打人,做壞事了。」
老禪師見怪不怪,處變不驚,終於讓魔鬼不寒而慄,落荒而逃。就是因為有這種不受外境動搖的自制力,生活才能安然自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