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青年的力 菩薩的心 3-1

文/星雲大師 |2024.12.31
691觀看次
字級
青年不是以年齡來論,只要你有菩薩心、有創造力,你就是青年;只要大家肯學習菩薩道,都可以成為青年。圖/游智光
青年不是以年齡來論,只要你有菩薩心、有創造力,你就是青年;只要大家肯學習菩薩道,都可以成為青年。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青年」和「菩薩」雖是兩個不同的名詞,但實際上意義是一樣的。因為所有的菩薩,都是青年;所有的青年都可以成為菩薩。譬如佛教的四大菩薩,觀音、地藏、普賢、文殊,每一位菩薩都是沒有鬍鬚的青年;釋迦牟尼佛經過出家、六年苦行,三十一歲證悟,成就正等正覺;唐朝玄奘大師,二十六歲時孤身跋涉,越過沙漠,到達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沿途還記錄整理著作《大唐西域記》萬餘言,至今仍是研究絲路、西域及當時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那也是正值青年的黃金時代。

世間各種人都想表現他的力量。例如,年幼的小孩,以哭鬧發洩情緒,表現他的力量;婦女以容貌、撒嬌來表現他的力量;男人或以權勢,或以地位,或以財富為力量;修行人則以道德、忍耐、慈悲來表現他的力量。

青年人也有他的力量。

《佛光菜根譚》有一句話:「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青年也不是以年齡來論,有的人儘管年齡已經不再是二、三十歲,可是他們內心的奉獻熱忱,比起青年更加熱烈,可見得不管年紀有多大,只要你有菩薩心、有創造力,你就是青年;只要大家肯學習菩薩道,都可以成為青年,更何況古人也說:「人生七十才開始。」

既是青年,我認為青年人應該要具備四種力量和四種心:

一、青年應該具備的四種力量

(一)青年要有承擔的力量

在世間上做人,將來能不能成功,就看有沒有承擔力。有一次,文化復興總會祕書長黃石城先生,陪同李登輝總統到佛光山,席間相談,談到有關「青年人的承擔」問題。我建議讓現在的青年,年齡到達二十歲的時候,舉行一個弱冠典禮,表示成年了,應具備承擔力。

當中有人表示:「過去政府、民間都曾舉辦過青年的弱冠典禮,但只是贈送紀念品、獎牌之類的東西,是否能有更具意義的形式或作法?」

我說可以舉辦青年朋友的講演比賽,讓他們宣說自己的理想抱負。從這當中,選拔優秀的模範青年。甚至,讓他們經常在佛菩薩、師長、父母、同學面前宣誓:「我要孝順父母;我要尊敬師長;我要尊重朋友;我要廣結善緣;我要敬愛父母。我現在是成人了,我要承擔許多責任。」必定能增長他們自己內心的力量。因此,青年的力量,第一要先訓練自己有承擔力。

有人問趙州禪師:「禪師!你百年之後要往生到哪一個地方?」若是一般人,大多是回答希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趙州禪師卻說:「我百年之後會到地獄裡去。」

信徒說:「你這麼有修行、有道德的人,怎麼會到地獄裡去呢?」

趙州禪師說:「假如我不到地獄裡面去,將來誰去救你呢?」

當然這是趙州禪師的幽默話,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趙州禪師是位肯承擔的人。

自我擔當 捨我其誰

好比過去的台灣,有人想要求個一官半職,總會想到北部,而不願留在東部、南部,因為它的各種條件都不及北部好,因此造成這些地方的建設、未來的前途,沒有人肯承擔。雖然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願意留在這許多地方發心奉獻。所以,不論在什麼地方,只要肯承擔、有力量,做什麼事都會有成就。

信徒問趙州禪師:「請問禪師,我們要怎樣參禪,才能悟道啊?」趙州禪師很幽默地站起來說:「這個問題,我沒有時間回答你,我現在要去小便了。」他起身走了幾步路,停下來回頭對這位信徒說:「你看,像小便這樣的小事,都要我自己去。」意思是要怎樣開悟,我怎麼能幫你的忙呢?

很多問題無法交給別人來替你解決,必須要由自己來擔當。禪宗常說「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

凡事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譬如做一個家庭的媳婦,要有「這個家庭有成就,非靠我不可」的擔當;做一個兒子,要有「這個家庭的光宗耀祖,非靠我不可」的擔當;每一個地方的建設,要有「非有我一分力量不可」的想法。社會上的人能有這樣的承擔力,社會必定能祥和。

白雲守端禪師在方會老禪師那裡參禪修道,久久不能開悟,方會老禪師很掛念,有一天在路上碰到他,就問:「你的師父當初是怎麼開悟的,你知道嗎?」白雲守端答道:「我的老師當初開悟的時候,是為了過橋,不小心摔跤跌倒而悟道的。」方會禪師再問:「何以知道呢?」守端禪師回答說:「我的老師悟道以後作了一首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方會和尚聽完這首偈語之後,不但沒有給予意見,還用不好聽的聲音,「哼!哼!哈!哈!」就走了。

白雲守端內心忐忑,惶恐不安:「我哪裡說錯了嗎?老師為什麼這樣笑我呢?」成天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幾天之後,實在忍不住了,鼓起勇氣找方會禪師請問:「老師!那天我和您說了家師的際遇後,你為什麼要用那樣的笑聲呢?」方會禪師就說了:「你這個人實在沒有用,這麼沒有承擔力!你看!我們廟前的廣場上,那些玩猴兒把戲的小丑們,那樣賣力的表演,不就是要博得觀眾的哈哈大笑嗎?而你呢?我才笑幾聲,你就覺睡不好,飯吃不好,好可憐!一點承擔力都沒有,怎麼開悟呢?」

希望各位今後不論做什麼事,不要怨怪別人。要自我檢討,我努力不夠嗎?我慈悲不夠嗎?我智慧不夠嗎?一切自我承擔,就是菩薩青年的力量。(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