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作家】古魯 黑手老總的詩意世界

文/朱玉昌 |2024.12.29
1231觀看次
字級
古魯擁有企業家與詩人的雙重身分。圖/古魯提供
《骰子與葡萄交織的舞會》 圖/魚田文化提供

文/朱玉昌

農家出身的古魯,本名姚振祥,以黑手身分進入台灣汽車產業,是「裕隆集團」副董事長,他同時擁有一顆敏銳洞察細節的詩人之心,詩作盡是萬物有靈的一沙一世界。



詩是「表達」與「釋放」內心情感的語文藝術。遵循「意象疊加」及「句式節奏」而追逐精練、抽象又令人費解語境的創作者作品相當普遍。能流露淺白不矯情,不無病呻吟且接上地氣,還帶著誠意且贏得讀者認同的詩作,則多半是具備生命歷練的詩人。

誦讀詩人古魯(本名姚振祥)的詩作,早成為一種性靈陶冶,他的詩能引我入勝,全在平實裡所隱現的亮采,其詩作不見千篇一律,總能在寫實多變中挨上新詩格律的邊,擲出不按牌理出牌的個人風格。古魯詩的文字語境,常有眷戀、珍惜、纏綿,懷揣著親情、友情跟愛情,或科學、或玄學,或牽起新生、茁壯與死亡,他的詩,即便游移在抽象與具象之間,呈現的,盡是萬物有靈的一沙一世界。

職場生活奇妙交織

古魯的詩,有詩人的細膩,卻又凌駕了制約詩人的條條框框,這無非與他的經歷有關,他農家出身,以黑手身分進入台灣汽車產業,工作謹慎且慎謀能斷,目前任職於「裕隆集團」,擔任副董事長一職。正因身分的雙重性,造就出詩作的特質根基,能夠極其生活化地將工業化的冷峻、人性深處的溫暖情感融匯於詩句中。

從2004年第一本詩集《珠緣浮雕》開始,到2016年《母親的河流》面世,戀戀赤足鄉土、顧念慈幃情懷、體悟生活工作,他書寫的詩作,在現代詩美學與敘事技巧上,都隱含著深刻的實驗效果,透過他獨特的身分經驗,締造出一種屬於職場邏輯與生活詩意直覺的奇妙交織。

在新作《骰子與葡萄交織的舞會》詩集中,依稀見到西方現代詩的身影,特別是象徵主義和後現代詩學的技法。輯二「跳躍」〈艾克爾溫泉〉中的詩句,「手機程式借屍還魂」、「微不足道的玫瑰」,這種片段式敘述與高度意象化的語言,根本挑戰了詩句的線性敘事,讓詩作跳躍間找到生活碎片裡的真實與荒誕。而輯三「書亦非詩」更展現出對詩本質的哲學思考,類似模糊詩與非詩界線的探索,在法國詩人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與瓦勒里(Paul Valéry)作品中常被討論。如〈詩是打破沈默的開端〉,「詩被冷漠地聆聽/然後/我抱著命運的音符開始閱讀。」其句式是一種詩學反思,同時探問現代詩的意義及存在方式。

現代詩的實驗紀錄

夢境意象似貫穿詩集的主軸之一,在輯一「貝瑟爾卡之夢」中顯得尤為突出。「夢」被書寫為現實的延伸與逃逸。如「那夢像五月之花般離去」,藉由自然意象反應時間的短暫性和不可挽留性。這些夢境,既來自詩人的內心深處,也富含著機械工廠環境對無序秩序的映照。

因為工作背景,無疑讓所寫添入更深層次的辯證性。於輯五「工作的樂趣」中,螺絲、焊接與車輛組裝等象徵符號陸續出現,這等開放結構、語言節奏的非規律性及抒情敘事的交融,恰恰符合艾略特(T. S. Eliot)「客觀對應物」理論與惠特曼(Walt Whitman)慣用的多聲部語言。像〈檢驗員〉透過三位檢驗員的觀察和陳述,逐層打開對車輛狀態的檢視,最終昇華為對「我們之間有許多氣體在流動」的哲思。這種在環境中挖掘詩意,看似呼應工作過程的多樣性,實則是在邀請讀者參與詩意的再創造。

《骰子與葡萄交織的舞會》是一本完整的現代詩實驗紀錄,古魯以其獨特身分和視角,將機械邏輯與詩的無序性作有機結合,孕育出既理性又感性的語言,挑戰了詩歌的定義,也為現代詩注入嶄新的創作泉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