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抗癌鬥士 找到風雨中的寧靜 陳玲芳 |2024.12.14 語音朗讀 4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十大抗癌鬥士於頒獎典禮上合影。自左而右:林禹宏、徐梅清、盧崇璞、石心梅、許雅婷、前副總統陳建仁、王金平董事長、簡顯德、柯協助、吳嘉源、吳興傳、劉德龍。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十大抗癌鬥士盧崇璞說:「我不會痊癒,但我會變得更好!化療跟中風都一樣看不到終點,而我只知道要帶著半邊身體,繼續做喜歡的事。」 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十大抗癌鬥士吳興傳的夢想是成就別人的夢想,用自己的運動專長,幫助和鼓勵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台灣癌症基金會每年舉辦十大抗癌鬥士徵選活動,迄今第十八屆,與超過百位抗癌鬥士一同走過精采的抗癌之旅。今年,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親臨現場,特別為抗癌鬥士們加油鼓勵,並頒贈抗癌鬥士獎盃予十大抗癌鬥士。癌症連續四十二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癌症存活率超過六成,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台灣癌症基金會每年舉辦「十大抗癌鬥士徵選」,今年同時出版第十八屆十大抗癌鬥士專書《找到風雨中的寧靜》,期許在逆境中尋得希望,活出最美好的自己。全國第十八屆十大抗癌鬥士選拔,在經過各領域評審專家兩階段評選下,選出十位「抗癌鬥士」。現場由前副總統陳建仁以及王金平董事長分別頒贈十大抗癌鬥士獎盃。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面對癌症的恐懼源於「不了解」,希望藉由十大抗癌鬥士徵選活動,消除國人對癌症的恐懼。尤其癌症發生率愈來愈高,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與癌共處」的課題,因此「以癌友及癌症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尤為重要。台癌基金會秉持「以病友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幫助癌友回歸新生活。運動抗癌助人圓夢六十七歲吳興傳,熱愛跑馬拉松,早在十幾年前即創立中華民國慢跑協會、台灣抗癌協會,發起癌友單車環台活動。曾牽引盲人跑者參加世界各大馬拉松,率領盲胞登上玉山和富士山,獲選亞運馬拉松陪跑教練,台北市榮譽市民、傑出市民、十大優秀教練,行政院推行體育有功人員精英獎。二○○九年被診斷罹患大腸癌三期,歷經十二次化療,不向命運低頭,積極配合療程,並且以運動抗癌的方式預防復發。夢想是要成就別人的夢想,用自己的運動專長,幫助和鼓勵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二○一四年出版《跑出生命力:不倒鬥士吳興傳》一書。醫師罹癌二次重生六十一歲婦科醫師林禹宏,正處事業高峰,卻被診斷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從迎接新生命的日常,變成面臨生命威脅的時常。首次化療效果顯著,但化療引起的敗血症,多次將他推向生死邊緣。在第四次化療後癌細胞復發,接受兒子的幹細胞做(半合)移植,移植過程很成功,但好景不常,一年後癌細胞又再度出現。隨後進行淋巴球輸入以對抗癌細胞,但引發了嚴重的排斥反應。二○二○年,罹患肺囊蟲肺炎,病情惡化導致呼吸困難,需二十四小時依賴氧氣機,最後更靠葉克膜維持生命。等待將近一年,終於迎來成功的肺臟移植。重生後,林醫師選擇提前退休,將更多時間留給家人,並將這段經歷寫成《二次重生》一書,稿費捐給「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希望鼓勵與癌奮戰者:「活著,就有希望。」對抗病魔繼續追夢二十歲吳嘉源,一次頭暈目眩進了急診,沒想到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嘉源除了要對抗病魔,還要面對母親對西醫的抗拒,治療過程充滿了與家人的煎熬和挑戰,最後,決定爭取醫療自主決定,維護自我醫療權益,接受了CAR-T細胞療法,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因病休學兩年,今年剛考上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吳嘉源,夏天剛挑戰完成單車環島夢,他希望對有同樣遭遇的病友們說:「經歷了一場風暴,讓我學會珍惜生命,把握當下,繼續追夢。」我還活著多麼幸運七十歲徐梅清,早在五十歲那年,即被診斷出乳癌合併肝轉移,被醫師宣判只剩一年的生命。每天與看不見的敵人戰鬥。二○○六年首次復發、二○一一年淋巴癌、二○一九年骨轉移、二○二○年再度復發,今年第三次復發。五十次化療,四十二次放療,十五年的標靶藥物,不間斷的治療,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她努力與治療的副作用及疼痛和平共處,副作用導致雙腳的大腳趾溝裂開而疼痛不已,走路留下一串串的血腳印,她仍轉念想著:「我還活著,多麼幸運!」如今已七十歲,依舊穿著志工背心分享她的罹癌過程:「快樂活好每一個今天!今天,我在康復之中。」化療中風不畏癱瘓四十五歲盧崇璞,回憶十七歲那年,正值青春年華,卻診斷出卵巢癌。手術、化療失去頭髮,全身像被撕裂的化療疼痛,扎針到血管早已麻痺。二十五年過去,手上仍留著無數針孔的深刻痕跡。但她沒有被打倒,在醫院與教室間穿梭,努力完成大學學業,並積極追夢。學習鋼管舞,參加國際比賽,甚至成為蔡依林演唱會的鋼管舞顧問,並開始環遊世界。三十八歲時,命運再次捉弄,因腦出血左半身癱瘓,她說:「我不會痊癒,但我會變得更好!化療跟中風都一樣看不到終點,而我只知道要帶著半邊身體,繼續做喜歡的事。」鬥士傷痕生命勳章六十二歲簡顯德,十五年前因黃斑部病變,雙眼視力降到○點○二,近乎全盲,身為經濟支柱,他來不及悲傷便向盲人重建院報到,學習定向訓練等。簡顯德失明時與妻子育有一女,他自知不能被打倒,很快就尋求盲人重建院協助,努力從人生谷底往上爬,不但成為盲人重建院的電腦老師,還學習沖煮咖啡技能,生活多采多姿。二○二四抗癌鬥士專書《找到風雨中的寧靜》發表,國策顧問也是評審委員之一的簡文仁說,鬥士們將每一道傷痕內化為生命的勳章,在逆境中找到寧靜,尋得希望,澆灌出生命的韌性;書中集結鬥士們面對生命衝擊仍樂觀面對風雨的故事,而裡頭的專欄更集結幾位心理諮商權威,給予大眾「救心指南」,幫助大家在面對挫折時,如何學習與自我內心對話,重拾內心力量,走出生命陰霾。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冬令進補六原則, 健康強身不增重! 下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正視不配得感 學習活出自信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