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顆清淨的心,自然與真理相應,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七、從忍耐中所獲得的感應
初出家時,喜歡瞪大眼睛四處張望,老師給我一記耳光,喝斥:「看什麼?哪一樣東西是你的?」是啊!桌椅不是我的、花草也不是我的。為了訓練自己的忍耐功夫,經常眼睛一閉,二個月、三個月都不睜開;有的時候好講話,老師也給我一記耳光,說:「這裡有你講話的資格嗎?」對呀!這裡是佛堂、是講堂,怎麼可以講話呢?於是要求自己禁語,有時候一年半載都不開口講一句話。
由於從小就接受關閉式的教育,沒有接觸外面的社會,到台灣以後,夏天看到有人吃冰棒,心裡想:夏天還有冰呀!忍不住好奇,也買一枝來吃,結果冷氣直沖腦門,牙齒凍得像要掉下來似的。
主編《人生雜誌》的時候,有一天到印刷廠校對,東初法師打電話來找我。我拿起電話等了半天,怎麼沒有聲音?趕緊問旁邊的人。他說:「你要講話呀!」原來,要講話才有聲音。那時我已經二十六歲,卻連電話都不會使用。
在宜蘭時,每一次吃飯,只要有人看我就不吃,因為怕人家講:「出家人也要吃飯啊!」1953年,受高雄佛教堂之邀,經常往來高雄、台北、宜蘭之間,每次只能坐平快火車,大約十個小時的車程,我坐在火車上絕不起身,也不去上廁所,因為怕其他乘客說:「和尚也要上廁所呀!」
這一切的忍耐,給我很多的感應。因為過去這些經驗,十幾個小時不上廁所都無所謂;一日三餐,二天不吃飯也無妨;可以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幾天不看外面世界、不開口講話,仍然覺得日子很美、很好過。從這些忍耐的生活裡,讓我覺得自己更堅強、更壯大,更富有。
八、從信仰中所獲得的感應
我初到台灣,駐錫在宜蘭雷音寺。有一次,帶領大眾共修時,雷音寺的大佛睜開眼睛。這件事,堅定了宜蘭信眾信佛的信心,幾十年來,雖然我不在,他們依然前往拜佛,每日佛號聲不斷,這就是信仰的感應。
高雄壽山寺建好不久,一次啟建藥師法會上,所點的每一盞油燈,都結了五彩舍利子,持續了好幾年,所結舍利約有萬顆以上。
這些事情,除了參加法會的信徒親眼所見相信外,外面的人則說:「星雲法師是個現代法師,大概是動了什麼手腳。」
所謂「沒有黑暗,哪裡有光明」,我這一生,從無數的誹謗、陷害裡,增強自我的力量,也增加自我的信心,即使再不好的事,自覺只要自己懂得轉化,都會有感應的。這個世界永遠是一半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自由民主的世界一半,共產極權的世界一半;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一半,若能捨棄魔的一半,向佛、向真善美的一半追求,就是感應了。
也有人問我:您那麼聰明,您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很慚愧,我哪裡有聰明智慧?如果真有一些,都是從觀世音菩薩來的。十五歲那年,我受戒燒戒疤時,大概師父看我年紀小,怕我日後還俗,便拜託戒師把戒疤燒大一點。香珠燃燒後,我的師父用力一吹,把十二個香珠燒成一個大洞,連頭蓋骨都凹下去,直到二十六歲時,才又慢慢長平起來。
那十二個香珠燒去了我的記憶力,為此苦惱不已,後來聽老師的話,禮拜觀世音菩薩。每天晚上,別人睡覺去了,我便偷偷起床到佛堂禮拜觀世音菩薩,口中念:「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念一次,拜一拜。
有人拜觀世音菩薩,拜到菩薩向他搖手,也有人拜到菩薩為他摩頂授記,為他灑甘露淨水,這些我都沒有,不過當我禮拜至第三個月左右,忽然感覺自己比過去更有記憶力、更聰明,每次考試都得第一名。
我一生中參加過、主持過的佛七,不下一百二十次以上,有八百多個日子整天念佛。
1954年,有一次,我在宜蘭打佛七,一生受用很大,至今印象深刻。
七天的時間,我不知道是怎麼過去的,只覺得才開始,馬上就結束了。這期間,走路不像走路,輕安得像在空中飄;在寮房裡睡覺,聽到外面的人講話,醒來後,都記得清清楚楚;早上起床刷牙、吃飯,口中都是一句句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號聲沒有斷過。所以,念佛不但要念到一心不亂,還要把一句「阿彌陀佛」念熟、念熱,念到全身發熱冒汗,像燒熱水把水燒開一樣,能念到這種地步,自然有感應。
從以下八件事中看佛教的感應──
1.從結緣中所獲得的感應
2.從守時中所獲得的感應
3.從守信中所獲得的感應
4.從感恩中所獲得的感應
5.從感動中所獲得的感應
6.從布施中所獲得的感應
7.從忍耐中所獲得的感應
8.從信仰中所獲得的感應
感應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之間的互動、呼應,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有一顆清淨的心,自然與真理相應,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每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裡都有佛法,感應不一定向諸佛菩薩求,求自己心中的佛法,心中有體驗,自然能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