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史蒂芬
文/史蒂芬
古人常說:不時不食。所以在我們宜蘭人的餐桌上,秋天來道米豆醬做成的腐乳燜高麗菜、煎炒蘿蔔漬或哈蜜瓜漬滾蔬菜湯,可以說是最具鄉情的食物了。
只可惜,隨著長輩逐漸故去。如今要嘗到真正日晒的漬物,幾乎成為奢望。否則拿這些當味引,來燒滷熬燉各類蔬食,那種滋味是什麼奢華大宴,都複製不出來的。
然而,多翻書還是有收穫的。
幾十年前,剛好讀到舊齋菜食譜,原來在沒有大豆蛋白衍生品前;講究的廚師,在包餛飩餃類,以及釀香菇丸、苦瓜丸等菜,會使用胡蘿蔔末、筍末跟香菇末,再融合適量澱粉作成餡料。
試過後,頓覺滋味清甜高雅,又兼具高纖的好處。而且,顛覆之前偏好漬物提味的童年味蕾習慣,真是受益良多。
所以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菜,便是古法素食肉醬搭配昆布燉銀蘿。
基於古法不使用素肉的原則,作醬時添加了少許凍豆腐,熬煮後更加鬆嫩可口,又少去素肉的豆味。相信這對於牙齒不好的長輩們,進食時格外受用。有空,您不妨在家也試試看。
古法蕈筍醬+昆布燉銀蘿
食 材
凍過化冰、去除水分的老豆腐100g、乾香菇10g、筍丁50g(註1),裝飾用水蓮一小把、嫩薑絲適量。
調味料
A(花生油1大匙、素蠔油2大匙、糖1小匙、蔬果味素1小匙、鹽半小匙、黑胡椒適量)
日本鹹昆布絲1大匙(註2)
作 法
❶先將凍豆腐水分擠乾。乾香菇略刷淨,剪成細粒。熟筍跟水蓮也切末。
❷白蘿蔔一條去皮,切成2.5公分後,去邊角成圓狀,再往表面切刀痕。
❸水蓮微波30秒後,打開蓋子放涼備用。
❹將A調味料攪勻。
❺用冷水2.5杯煮開蘿蔔,放昆布絲,滾沸後移至慢燉鍋煮2~3小時,可隨自己喜好軟度調整。
❻將香菇用乾鍋小火炒香,續入凍豆腐炒乾,至成碎末狀後,把熟筍粒放入炒透。然後下A調味料炒勻,倒水220c.c.,蓋上鍋蓋煮約8分鐘。最後勾少許薄芡收濃,即可起鍋。
❼約1個小時後,把蘿蔔翻面。再續煮至軟熟。(註3)
❽供餐時,取出蘿蔔一塊,淋上蕈筍肉醬,再裝飾嫩薑絲、水蓮末,這道口感與外觀兼具的美味齋菜就完成了(註4)。
註1:沒有筍絲時,用豆薯代替也很清甜。
註2:若沒有現成昆布絲,放素食昆布調味粉也可以。
註3:煮過的蘿蔔湯底,再加點味噌、芹菜末、蔬菜末,則又是一道營養的湯品,不要浪費。
註4:關於食譜操作的詳細步驟,可以在youtube搜尋昆布銀蘿,就可看到所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