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頁凝視】《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聆聽苔蘚的弦外之音 文/潘煊 |2024.09.08 語音朗讀 5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圖/漫遊者文化提供圖/123RF 圖/123RF 文/潘煊苔蘚是最古老的植物,身形高度只有森林的三千分之一。觀察苔蘚像是一種聆聽,用高度的專注,捕捉其中沉默而細微的弦外之音。苔蘚的交織纏繞就如貝多芬弦樂四重奏,透過它們的故事,人類得以更深邃地理解這個世界。聽過這樣的古老傳說嗎?畫眉鳥、樹木、苔蘚和人類,所有的生物曾經共享一個語言。對於現代人來說,如此的共同語言失落久遠,蟲魚鳥獸都說了些什麼?苔蘚的發聲有什麼重要訊息?我們已難以捉摸。《三千分之一的森林》作者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花了很長時間與苔蘚彼此認識,她的苔蘚書寫,有時鑲著詩的意象,有時則如小說的情節,通篇更是優美的散文,而這種種迷人的文字表現,將生態科學語言及知識系統清澈交融,讓讀者領受到微小的苔蘚,有著超乎想像的宏大寓意。善盡獨特的天賦苔蘚植物沒有花、果、種子及根部,它們莖葉單純,獨特而優雅,身形高度大約只有森林的三千分之一,卻能演化出兩萬兩千多種散布於全世界。作者基默爾在書中敘述的故事繽紛而豐盈,串連出苔蘚的諸多天賦特質。當苔蘚經由生態演替,為整片荒漠包覆上綠意時,它們扮演的是土地的療癒者。當礦渣堆上長出新的森林,苔蘚就是最初盛托飛來種子並化育成林的創造者。苔蘚在或不在都是有意義的,樹上長著健康的苔蘚是好兆頭,因為它們比高等植物更容易受到空氣汙染的影響,苔蘚是非常稱職的空氣品質監測者。長在城市裡的苔蘚,和人類有許多共通點:多元、適應力強、抗壓性高,在擁擠的環境也能活得很好,而且絕對是出色的旅行者。作者不只是苔蘚研究的重要科學家,她身為印地安後裔的身分,更讓她對傳統知識有直覺的連結。在〈互惠之網:苔蘚的民族植物學〉一文中,基默爾道出在原住民的認知體系裡,每個生命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畫眉鳥的天賦在聲音,所以牠要負責歌唱;楓樹的天賦是甜蜜的汁液,因此它要分享這份恩賜,把人們餵飽。「這些天賦也是責任,一種照顧彼此的方式。這是老人家說過的互惠之網,所有生命都因此連結。這個故事和我的科學訓練,也毫無違和。」部落長老式的教誨,讓這本結合「科普知識」、「人文關懷」、「民族植物學」的自然之書,更加地悠遠綿長。生態中循環的謝意基默爾觀察研究苔蘚30年,慢下來、靠近、感知一片片極小葉子的複雜與華麗,已是她一貫專注的日常,「我想要訴說苔蘚的故事,因為它們的聲音很少被聽見,而我們又有這麼多事情要向它們學習。」比如,「說謝謝」這個觀點,基默爾在書中有動人的舖陳。降雨時,長著苔蘚的樹幹,因雨水滑過而與土壤之間產生養分循環,讓珍貴的養分不致流失。土壤要向苔蘚說謝謝。一場雨後,苔蘚叢微小毛細管吸收的水分,每公頃可達五萬升。當一道光透過樹冠照到苔蘚上,就會看到蒸氣緩緩上升。雲要向苔蘚說謝謝。長滿苔蘚的木頭常被稱之為「保母木」,因為落到苔蘚床上的種子,可以安適地停留在細密葉間,那是小樹的育嬰房。樹要向苔蘚說謝謝。昆蟲躲在苔蘚形成的地墊裡,遮風避雨;各種鳥類銜來柔軟又韌性的苔蘚築巢,為脆弱的蛋提供緩衝和隔絕層。飛鼠、倉鼠、花栗鼠運用苔蘚當巢材,甚至連熊也是。基默爾這樣形容:「我某次發現一個蜂鳥的巢,苔蘚蔓生在小巢的邊緣,像是飛揚的西藏經幡。鳥要向苔蘚說聲謝謝。」苔蘚與變化立下盟約知識、觀點與文字之美,是這本書對人的滋養,就像苔蘚受到雨露潤澤。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低谷時刻,比如,前進的動力退卻了,鮮銳的創造力乾枯了,付出的能量弱化了,喜悅與愛的感受力縮水了……,那麼,苔蘚給了人們鼓舞。就如作者在〈為水而生〉這一篇中,寫出苔蘚令人讚歎的生命力:「乾燥狀態只是生命中一個暫時的插曲。苔蘚可能損失體內98%的水氣,卻依然有辦法在補充水分之後恢復生機。甚至就連標本櫃裡脫水40年的苔蘚,在培養皿裡沾了一點水都能再次生意盎然。苔蘚和變化立下盟約,它們的命運跟變幻無常的雨水緊密交織,即使縮水乾枯,卻還是為重生打下穩固的基礎,它們給了我信心。」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練習好好變老》醫學博士教如何老得自在又從容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告別社群媒體 幸福感竟然大增?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深頁凝視《52種走路的方式》】啟動繽紛的行走力【深頁凝視】《四時茶詠,茶味初見》24節氣的茶道美學【深頁凝視】《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稀世之寶 述說動人故事【深頁凝視】《靈光偈影》 光影 讓一切有生命【深頁凝視】 注視所有美與沉默【深頁凝視】《大木作小學徒》小學徒的大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