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知】絲綢之路(上)

文/陌上君 |2024.08.16
305觀看次
字級
圖/Ming

文/陌上君

絲路,這個耳熟能詳的地理名詞,總會聯想到漢代開疆拓土的壯闊昂揚;王之渙〈涼州詞〉、李白〈關山月〉、王昌齡〈塞下曲〉筆下的塞外風光;更有敦煌壁畫描繪著往返於絲綢之路的商隊;古裝劇或紀錄片中,駱駝商隊行走於黃色沙丘的影像更是一道具象徵性的風景。

2014年,絲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成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

古代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中西文化經貿交流的重要通道,自漢唐古都長安出發,途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歐洲,連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貿易路線。

史上記載,此路的開闢,要拜西漢時,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之賜。他從長安啟程,西出玉門關,中途曾兩次被匈奴軍隊俘虜囚禁,歷時十三年,才得以回長安覆命,史學家司馬遷稱張騫此行為「鑿空」,從此成功開拓中西方正式的交流通道。原本此舉是漢武帝想聯合大月氏抵抗匈奴,在擊敗凶奴、掌控河西走廊之後,卻意外的成為中西頻繁交流的開端,對中西文化、經貿交流產生重大影響。

到了東漢時,班超再次出使西域,打通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向西延伸到歐洲羅馬。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上絲綢之路」,所以,絲路並不只有一條。

不過,歷史事件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因應實際需求而長時間悄然變化的。早在張騫之前,中西方就已經有小範圍的貿易往來,但張騫卻是中國首次正式派遣西域的第一個使團,意義自然不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