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河童
文/陌上君
韓琦是北宋著名的重臣。有一天,有一個人獻贈一對玉杯給他,說:「這是耕地的農夫在進入一座坍塌毀壞的古墓時,無意中得到的。這一對裡裡外外、三百六十度絲毫沒有一丁點斑痕瑕疵,果真是絕無僅有的好東西。」韓琦便以一百兩金子答謝此人。
韓琦格外喜歡這一對玉杯,特別視如珍寶。每次設宴招待客人,都要專門擺放一張桌子,上面再覆蓋一塊精美華麗的綢緞,然後放上這一對玉杯。
有一天,他開了酒席,想招待負責漕運糧食的官員和達官顯要,依慣例打算用這一對玉杯向席間的貴客們勸酒。沒料到,有個僕役忽然一個失手,將玉杯碰倒,掉在地上,一對玉杯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見此意外,個個臉上驚愕的表情可想而知。
那個僕役嚇得立刻跪倒、伏在地上,瑟瑟發抖的等待發落。僕役等了一會兒,沒有等到預期中的雷霆震怒。只見韓琦神色未變、不慌不亂,笑著對在座的賓客們說:「世間一切的存亡興廢,都有一定的命數。物品總會有破損壞掉的時候。這是常態規律。」又轉而對僕役說:「你是不小心的,又不是故意的,能有什麼罪啊?」賓客們都讚嘆韓琦的寬厚。
又有一次,韓琦當時統領定州軍政,曾在夜間寫信時,命一個士兵在旁邊舉火把幫他照明。結果,那個士兵一邊舉火把,一邊東張西望,一個分心,火把拿歪了,燒到韓琦的鬍子。韓琦急忙用袖子撣滅,仍不動如山,照樣寫信,一句話都沒說,臉色也沒變。
過一會兒後,偶爾抬頭一看,發現已經換了一名士兵。韓琦擔心士兵的長官會責罰他,連忙把長官喊過來交代:「剛剛那個士兵就不要追究了,他已經得到教訓,知道該專心拿火把了。」軍中上下都很佩服韓琦的寬厚大度。看到這裡,忍不住感嘆,平日我們在外面餐廳用餐,對於服務生遭客人劈頭大罵的畫面應該不陌生,原因也許是服務生一個不小心灑了湯汁在他身上,也許是服務生一個令人不滿意的眼神。
尖峰時間的捷運或公車,乘客們趕時間上班、上學,避免不了肢體間的碰撞推擠,進而怒目相向;與家中兄弟姐妹為一塊蛋糕公不公平等芝麻綠豆小事起磨擦,難聽的話衝口而山,嚴重一點互相叫囂謾罵,甚至大打出手,最後連蛋糕都吃不到,誰都討不了好。
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我們回過頭看故事中的韓琦,即使身分已位居高位,可是在面對別人毀損自己心愛的物品,甚至差點被火苗傷害到自身時,依舊保持平穩的情緒,態度依舊謙和,沒有表現出惋惜或憤怒,反而為僕役保留了面子,並原諒、安慰闖禍的僕役,或替麾下的士兵求情。他不在小事上計較,展現過人的胸襟的氣度,尤其一句「物品總會有破損壞掉的時候」,更能顯示出他見事通透、為人豁達的強大內心。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在戾氣熾盛的忙碌社會中,卻彌足珍貴。當你以善意對待他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同時給予你同等的尊重與寬厚。最後得到善意回應的人,其實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