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馬千育/新北市五峰國中九年八班
生活中令我畏懼的事數不勝數,每當面對困境,就像走在一座搖搖欲墜的吊橋上,底下是深不見底的山谷。每往前踏出一步,心中的不安與懷疑就更強烈一分,這樣的掙扎與無力,常常讓我選擇逃避。
「勇敢」這個詞,對我而言既崇高又遙遠。過去的我,在遭遇人際壓力或被迫接受不喜歡的事情時,總有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即使自己沒有被排擠,也常被迫支持某個立場。當我看到被欺負的同學處境艱難,明明想說些安慰的話,卻又擔心自己也會成為被嘲笑的對象,只好選擇沉默。那時的我,彷彿是個無聲無形的影子,日復一日地與內心掙扎,難以開口說出真正的想法。
雖然我有同理心,但光是原地徘徊與猶豫,終究無法阻止事情的惡化。眼看班上的人際關係愈來愈緊張,我的情緒也變得混亂而沉重。終於有一天,我決定放下遲疑,卸下壓在心上的巨石,為那個受委屈的同學挺身而出。這一次,我不再在意同儕的眼光,而是在乎那個默默承受傷害的人到底經歷了多少惡意與誤解。事實上,我也一直被無形的枷鎖束縛著,而「說出來」就是我跨出的第一步。
在一次早自習時,我終於鼓起勇氣走上講台,大聲地說出埋藏心底許久的想法,也分享了這段時間所觀察到的現象與感受。我的聲音雖然微微顫抖,但那顫抖中蘊含著我前所未有的勇氣,我瞥見那個被排擠的同學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的勇敢充滿了價值,也是我邁向成熟的重要一刻。
那一天,我終於明白真正的勇敢,不只是為他人發聲,更是為了不再逃避內心的聲音。當掌聲響起,我學會了直視自己,也學會了勇敢面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