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林登順院長:大師、諸位師父、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今天真是三生有幸,大家都非常景仰大師,本來說我們只到佛館參觀,卻難得有幸地見到大師。我們這一次是「2016年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總共有七個國家地區、五十四所大專院校的教授、專家、學者來參加研討會。有些老師因為班機的關係,已經提前離開,那麼我們今天有三十五位老師、學生來拜會大師。在這幾天的會議當中,我一直傳遞說,如果有緣的話,大師就會接見我們,今天真的很難得大師能夠來勉勵我們,謝謝大師,也謝謝諸位師父的幫忙。
接著,我們就請大師為我們做開示。
做中學 人生向前邁進
大師:林院長、各位教授、老師們,大家平安吉祥、大家好!我們今天在這裡迎接各位的,有幫我辦五所大學、好多所高中、小學的慈惠法師。有在全世界成立了幾千個佛光會分會的慈容法師,有我們都監院的慧屏法師,以及來自韓國、中國話講得很好的慧豪法師,還有我們書記室主任妙廣法師等等。
平時很多人到佛光山來,都要跟我見面,我說我老了,今年九十歲,眼瞎耳聾,半身不遂,二次中風,不方便接待客人。但是今天聽說你們各位召開「賦學會議」,都是文科出身的,因為與我的興趣相合,所以我自動要求說能不能讓我跟你們見面。(大眾鼓掌)
各位都聽說了,今年是佛光山開山五十周年,我個人從小沒有看過學校,當然也沒有進過學校,二十歲以前是在寺廟裡長大,到了二十歲的時候,有一個因緣,竟然承蒙宜興市教育局給我做了一名小學校長。雖然只是一所小學,但是對一個沒有看過學校的人來說,怎麼個做法,卻是很大的挑戰。不過在我一生中,一直有一個「做中學」的觀念,一面做就一面學,覺得凡事都應該當仁不讓,要向前邁進,人生才有進展。
像我這樣,雖然沒有在學校讀書,但並不是說就沒有念過書。最初我在寺廟裡沒有書看,經文也看不懂,不過眼睛不會讀書,可以用耳朵讀,因為那許多老和尚也會講些典故、事情,所以透過耳朵也能讀書。
到了抗戰的時候,所有南京的學校都遷到大後方去,那許多圖書館的書散落得滿街滿地,沒有人要,我們就把它撿回寺廟裡,雖然看不懂,但是心裡想,將來總可以慢慢地來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影響我一生的,就是在地上撿到的一本《精忠岳傳》,彩色的封面上,岳飛跪在地面,由母親在他的背上刺寫「精忠報國」。我看了之後,感動不已,認為將來做人「應當如是也」。
這就讓我想到,文學對一個人的影響力。像「賦」,賦應該是中國文學當中最好的,從漢朝的賦、唐朝的詩、宋朝的詞、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說,這樣排序下來,「詩詞歌賦」是應該要把它念成「賦詩歌詞」的,賦是在最高位。(大眾鼓掌)
另外,我覺得中國的文學不只是看一下、講一下而已,還要會背。像我,雖然年輕的時候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到了快要二十歲的時候,慢慢地也懂得書要能背,像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班固的〈兩都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杜牧的〈阿房宮賦〉,過去我統統都會背的。
背誦對一個人很有用,你會背,就是不懂文義也不要緊。像我後來在各處有機會和一些人士見面,要我跟他們講話的時候,那許多背過的書,我不去找它們,它們都會來找我,它會叫我:「你講我嘛!你講我嘛!」所以它就是有在我心裡生根了。總之,說到背誦,文學要背。
辦學校 推動中華文化
自己雖然沒有受過教育,但是數十年前,就想到教育很重要。教育,可以變化人的氣質,可以提升國家的能力,可以說,興國、愛國都要靠讀書。過去很多的文人學士,在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也沒有學校,他們就以寺廟為讀書的場所,許多成功的大文學家,像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呂蒙正等等,都可以說與佛教有很深厚的因緣。
我就再想到,除了自己應該要讀書做學問以外,也應該要為國家社會盡心盡力,效法武訓興學,也來興辦學校。最初當然沒有什麼力量,就先辦了小型的佛學院,後來才慢慢地計畫辦大學。
各位知道,在台灣,要辦一所大學是很不容易的,記得在多年前,我們辦佛光大學,光是水土保持,地面上的建築,一磚一瓦都還沒有,就已經花了十億元做涵洞、水溝,做地下的水道、水管。好在台灣的民間宗教、佛教都很興盛,眾擎易舉,很多人的力量共同幫忙我。當時我們發起「百萬人興學」,我想,一百萬人,每人每月出一百塊錢,就能有多少億,就可以辦一所大學了。確實,這一個興學運動幫了我很大的忙。所以,現在我不但在宜蘭辦了佛光大學,在美國有西來大學,在澳洲有南天大學,在菲律賓有光明大學,在台灣還有嘉義南華大學。
現在在世界上,大概每一個佛光山的寺院都可以說是中華學校,因為我叫他們都要推動中華文化。很慚愧,幾百年前,我們中國的出家人都沒把佛法弘揚出去,把都市都讓了給人,出家人都退隱到深山古寺裡;過去應該要弘揚佛法於社會的,但是出家人卻都躲到寺廟裡閉門修持。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過去應該要把佛法傳入到民間的,但是後來找佛教卻都要到寺廟裡、出家人那裡才有,在社會上並不普遍。所以,我心裡就想:這麼好的、不迷信的,不以鬼神、風水來控制人心的許多佛教學問,都給一些旁門左道、附佛外道給神鬼化了、弄得迷信了。現在是不是能夠從教育來開展,讓大家對佛教真正的本來面目有一點認識?
有信仰 貴在信仰自己
佛教不重視要人信仰釋迦牟尼佛,佛教叫我們要相信自己,一個人不相信自己,還要相信什麼呢?一個月前,有一位上海人士說要來跟我見面,我說:「不行啊!我這麼老了,也不見客了。」但是他不管,就這麼飛來了。這麼遠一趟來到台灣,不容易啊!我就見了他。
一開頭,我說:「請問你貴姓?」他說:「姓王。」我說:「王先生,請坐!」接著他就說:「我不信佛教,但是對您很敬仰,此行我是來看您的,不是來信教的。」
我聽了以後,就說:「王先生,你很了不起啊!你的信仰還是很相當的。你的信仰是什麼?信仰『不信仰』。」「不信仰」也是一種信仰嘛。
我說:「不信仰宗教、不信仰佛教不要緊,但是你不能不信仰你自己啊!所謂『信仰自己』,就是我能愛國家、我能為社會、我可以做到、我能夠做到、我有這個願望非要做到……這樣的信心,難道都不能具備嗎?」他一聽,就覺得:「對的,人還是要有信仰。」
信仰最重要的就是信仰自己:我能夠、我可以、我做得到。有自信就會產生力量。(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