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郎英
前些日子晨運路跑時,因地面高低有落差,沒踩穩,整個人瞬間撲倒在地,扭了腳。
下意識地雙手揉捏疼痛的腳踝,希望能緩解不適感,剛好有一婦人經過,即將包包裡隨身攜帶的藥膏給我擦抹。我連忙跟好心人道謝,然後嘗試站起來走動,還好能走,就直接返家休息。
原以為扭一下,推拿貼個藥膏就沒事了,沒想到,隔天腳掌竟腫得像麵龜一樣,而且淤青發紫,趕緊前往骨科掛診。醫生一看立刻驚問:「你做了什麼事?」我如實交代:「揉捏推拿,貼膏藥和冰敷。」醫生皺眉回我:「不能揉推,先去照個X光。」
心裡惴惴不安,一拐一拐走去拍照。正拍、側拍、左拍、右拍,每閃一次光,都似告誡我:「太輕率,太輕敵,老人骨,不經摔。」等待看片的心情,既煎熬又憂慮,萬一要開刀,生活如何自理?萬一要打石膏,工作怎麼辦?馬上就要出生的小孫女,還等著我去迎接她呢……腦子裡小劇場如走馬燈不斷轉動。
「還好,撕裂性骨折,不必開刀,但要打石膏或穿護具固定傷處。」聽完醫生的話,七上八下的心稍微緩和,然而一想到,打上石膏將寸步難行就愁容滿面。
醫生說:「現在有改良式護具,較舒適透氣,你試穿看看,只要保護好傷口,慢慢癒合,剩下的就是等骨細胞長出來。」
有句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意思是指傷了骨頭或筋要休養三個月左右才能恢復。當然恢復情況還得視個人體質而定,聽說也有年輕人長達一年未見長好的臨床病例。所以,接下來的漫長日子裡,乖乖治療和努力復健,成了我的日常。
在腳殘日子裡,感觸很多。因為腳傷行動不便,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領會到慢慢來急不得的智慧,感受到家人的關心照護,也見證到同事的貼心送暖。艱困中知自立自強,患難時見真情,溫馨情暖心窩,這段「痛,卻快樂」的養傷生活,洋溢著「療,癒」幸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