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4.07.17
4046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01.

宜蘭縣員山國中教師陳淑華長期從事偏鄉科學教育,與同在學校任教的先生吳宏達一起創立「假日科學班」逾20年,除了提供學生實踐科學平台,還帶領學生參與各種科展比賽、活動,激勵學生發展興趣,並提高學習成就感。陳淑華認為:

「我堅信,科技教育不應該只屬於少數,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接觸學習。」

02.

17年來,愛爾蘭攝影師普里克特(Ivor Prickett)不斷前往戰爭頻仍的地區,足跡遍布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以色列、伊拉克與烏克蘭;他穿梭砲火、彈雨之間,幾乎無役不與,拍攝戰爭與戰後的故事,只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戰爭的面貌。普里克特表示:

「這些畫面都能讓世人警覺,戰爭究竟有多麼殘酷、和平有多麼珍貴。」

03.

薩克希.馬赫什瓦里(Sakshi Maheshwari)在印度巴德民事醫院擔任實習醫師時,出了一場意外,導致她昏迷20多天、全身多處骨折,但艱苦的復健過程,卻堅定她從醫的意志,經歷20場手術後重生的她,最終成為一名骨科醫師。馬赫什瓦里說:

「不要把放棄當作一種選擇,而是應該利用你正在經歷的一切,來過上更充實的生活。」

04.

朱陸豪9歲學京劇,曾跨界電視、電影、歌仔戲,並以「台灣美猴王」聞名;年過70歲後,他以自己的故事為原型,編寫出舞台劇《七十三變》,藉此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經歷過的離別,如今的他,更懂得珍惜當下。朱陸豪分享:

「及時把愛說出口,你會發現,家永遠都是最溫暖的地方。」

05.

作家鄭如晴的成長過程並不順遂,3歲喪母、父親遠走日本,12歲以前,她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輾轉於台南、高雄、台中居住;但她並未受困於受創的童年,而是勇於跟隨自我聲音,考研究所、當作家,用溫暖的筆觸,療癒讀者與自己。鄭如晴分享:

「不用跟他人比較,但至少我需要成就自我,才不會對不起自己。」

06.

日本茨城縣的千代奶奶有5個孩子、7個孫子、5個曾孫與3個玄孫,5代同堂住在一起;她不僅能耕作、料理三餐,93歲還成為YouTuber,分享她下田、做飯及跟小玄孫的互動日常,頻道開設不到一年,總點閱數就超過700萬。千代奶奶表示:

「到了這個年紀,沒想到自己的影片會得到這麼多回響,我這麼個普通的老太太,也可以會對某人有幫助,真的很開心。」

07.

歌手孫盛希出生於南韓,為了追尋音樂夢,20幾歲的她在中文都還講不太順,就隻身到台灣參加《華人星光大道》歌唱比賽,並在2014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Girls》;出道10年後,她今年成功以專輯《Boomerang》拿下金曲獎歌后的寶座。孫盛希分享:

「人生就像不斷丟出迴力鏢,會用任何形式回到身邊,希望每個人都會投出更多東西在自己的人生。」

08.

黃麗燕2001年加入李奧貝納集團,並逐步升上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2021年退休後,一直忙於工作的她接連罹患腹膜炎、椎間盤突出,讓她開始反思之前的生活模式,並靠著書寫、靜坐找回平靜,開始有意識觀察自己的生活。黃麗燕說:

「沒有任何存在是理所當然,而每一個微小的幸福都值得珍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