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思維 |2025.10.08
622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日本知名料理家栗原晴美以簡單又美味的食譜深受喜愛,著作累計銷量突破3100萬本,成為日本家常料理界的代表人物。今年78歲的她,雖已步入高齡,仍勇於挑戰新事物,日前首次嘗試學習吉他,從不熟悉到能彈出旋律,她驚喜地發現,音樂不僅帶來快樂,更讓生活增添節奏感與成就感。栗原晴美相信:

「年齡只是數字,唯有行動才能打破自我設限,讓人生持續成長。」



02

澳洲人道工作者提姆.巴克斯頓(Tim Buxton)長年奔走戰火之地,曾在伊拉克北部協助難民逃離伊斯蘭國(ISIS)的迫害;他深知那片土地的危險,卻始終忘不了曾服務過的人們。今年,他將關懷化為行動,挑戰160公里長跑,透過奔跑,為難民發聲、募款,期盼引起國際社會對流離失所者處境的重視。巴克斯頓說:

「真正的勇氣,不僅在跨越極限,更在於用行動支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03

英國16歲少年凱蘭.派珀(Keiran Piper)曾在校園遭受霸凌,長期面對同儕冷嘲熱諷,一度陷入絕望。直到接觸彈翻床課程,讓他重新找回自信與生活熱情,他開始積極參加倫敦地區比賽,不僅在競技場上屢創佳績,還投身成為教練,指導其他孩子。《太陽報》也因他的堅毅與付出,頒發今年「Saffie's Smile獎」予以表揚。凱蘭說:

「分享你的力量,哪怕是微小,也能點亮他人的世界。」



04

在外科及乳房腫瘤領域深耕30年的余本隆醫師,以專業與溫度並重著稱。他總把手術與治療視為一場「接力賽」,不僅致力於根除病灶,更細心舒緩患者情緒、傾聽心中疑惑。他深信「治療是一生的信任工程」,因此在他手下,許多病患從絕望邊緣重燃希望,獲得生命的第二次契機。余本隆相信:

「人生若能在專業中不忘溫暖,在救治他人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的信心堅定如初。」



05

《故事工廠》創辦人黃致凱,以說學逗唱聞名劇場界。然而當兒子就讀小班時,被老師提醒「可能有選擇性緘默症」時,這位善於表達的導演一度陷入震驚與無助。他翻閱大量資料、帶兒子評估後,他決定發揮專長,透過遊戲建立自信與互動,用專業與愛心為孩子搭起橋梁,也為社會示範親職教育與劇場精神的結合。黃致凱感悟:

「父母的行動與陪伴,比任何醫療更能給孩子方向。」



06

出道於1980年代的歌手潘越雲,以獨特磁性的嗓音奠定在華語樂壇的重要地位。多年演唱生涯中,她不僅磨練出精湛歌藝,更體悟持續精進的重要。即使早已聲名大噪,她並未停下學習的腳步,2018年重返台師大攻讀碩士,2022年更考取台師大台灣語文學系博士班,在人生下半場持續求知、拓展視野。潘越雲說:

「無論年齡多大,保持熱情與進步,人生就能不斷展現新的可能。」



07

英國倫敦外科醫生馬丁.格里菲思(Martin Griffiths)本是國民保健體系(NHS)的專業醫師,但他選擇在休假期間,離開熟悉的環境,遠赴加薩參與非政府組織(NGO)的人道救援工作。即便在資源極度匱乏、醫療條件惡劣的戰區,他仍日復一日堅守手術台,施救每一位受難者,使數萬患者在絕望中重獲生機。馬丁認為:

「困境中仍要幫助他人,用行動點亮希望,讓生命的價值超越疆界。」



08

作家林品睿首部作品《你好,我是接體員》熱銷近4萬本,但他的寫作之路其實源自一個極度絕望的念頭。自小在父親家暴陰影中長大的他,曾萌生輕生想法,直到老師一句「去寫書吧!」的鼓勵,才讓他開始用故事與社會對話。如今,他透過文字鼓舞人心,更期盼自己的作品能成為他人走出困境的光。林品睿證明:

「生命再黑暗,只要有人願意聆聽與指引,也能走出絕境、綻放光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