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01.
葉婷婷曾在香港擔任社工,長年投入社區服務。2016年,她因婚嫁隨夫來到南投。初到異鄉,她面對文化與生活差異,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扎根在地,與丈夫攜手創立「29號花園」;她以香草產業為起點,打造園藝芳療與親子課程等共學平台,協助在地婦女培養技能、自立生活。葉婷婷說:
「跨越文化與語言,就是陪伴整個社區茁壯。」
02.
導演劉嵩以鏡頭記錄世界,致力於文化保存與傳承。他的作品橫跨台灣及東南亞,深入探索當地歷史、人文與社會議題。他秉持「從無知出發、用心學習」的態度,每次拍攝前都進行田調,邀請專業顧問與當地人共同講述故事,讓作品不僅感動觀眾,也為文化傳承留下永續的足跡。劉嵩相信:
「藝術不為收視率,而是為知識與教育。」
03.
傑克.珀西瓦爾(Jack Percival)曾是高爾夫球場經理,卻因精神健康問題陷入困境,一度流落街頭。由於親身體驗過孤立無助,他將痛苦化為力量,2018年創立「珀西無家可歸者中心」,專門幫助街頭人士重建生活,不僅改善無數街友的生活,也提醒社會關注的重要性。傑克說:
「每一段逆境都是契機,經歷過黑暗,更懂得點亮他人的希望。」
04.
王信凱自2004年踏入職業籃壇,效力過台灣超級籃球聯賽(SBL)、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等多個國際聯賽,擁有豐富國際資歷。退役後,他延續對運動的熱愛,投入品牌行銷公關,持續在不同舞台延伸專業。今年,他更轉戰管理職,出任福爾摩沙夢想家策略發展總監,開啟職涯的另一段精采旅程。王信凱說:
「球場教會我專注,這也是我面對人生挑戰的態度。」
05.
竹科雲端軟體服務廠商「亦思科技」前董事長邱媛美,原計畫55歲退休,卻因全台第一所原住民音樂實驗高中「原聲國際學院」缺乏校長,毅然投身教育。初任教時,她花大量時間陪伴學生,以愛與耐心感化拒絕安慰的孩子;多年來,他不僅讓學生們在國際舞台上發光,也見證他們將音樂的力量回饋社會。邱媛美強調:
「熱忱與耐心能改變生命,也能為社會帶來長久影響。」
06.
食品大廠義美第三代高易誼,從小耳濡目染企業經營之道,卻選擇走向不同的路。她將對汽車的熱愛化為行動,投入汽車產業經營與品牌代理。一開始面對外界質疑,她憑藉專業與毅力打破輿論,證明成功並非僅靠家族光環。如今,她創立的尚騰集團成功引進多個國際汽車品牌,讓夢想化為具體的成就。高易誼表示:
「把興趣變事業,不只是幸運,更是每天努力的結果。」
07.
在義大利擔任專職口譯10年的蕭乃嫣,自小對語言懷抱熱情,精通中、義、英三語。大學赴羅馬求學時,她深刻體會語言的力量,從此立志以翻譯為使命。面對AI翻譯興起,她相信人類口譯的口氣拿捏,是機器難以取代的價值,無論是醫學研討或美食秀,她始終堅持專業品質,用聲音搭建交流的契機。蕭乃嫣說:
「困難是一種挑戰,這種挑戰能成為持續進步的動力。」
08.
中山大學副教授王致遠曾因非典型感染導致四肢截肢,面臨人生重大考驗。然而,他並未因此消沉,反而選擇將磨難轉化為力量。課堂上,他用自身故事引領學生思索,鼓勵他們勇於突破困境、激發思考與成長,迎向積極進取的人生。今年,他以不屈不撓精神與教育熱忱,榮獲教育部師鐸獎肯定。王致遠的故事展現:
「用生命影響生命,為人帶來方向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