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齡白領的終極挑戰

文/Sandy Chiu(Life Designer)  |2024.07.13
323觀看次
字級
維持體力、保持專業,中高齡也能無可取代。圖/123RF
維持體力、保持專業,中高齡也能無可取代。圖/123RF
圖/123RF
中高齡就業有難度,但有機會不妨多嘗試。圖/123RF

文/Sandy Chiu(Life Designer)

日前到新竹總工會講課,課堂上稍微做了個統計,將近80位來上課的失業民眾,共有60位填寫回餽表,其中71.7%是40歲以上的中高齡白領,目前求職上遇到的困難,最多人勾選「感覺因年紀關係不好找工作」,共有34人。

專業能打破年齡門檻

多年來,我第一次遇到中高齡學員占多數(7成以上)的場合,過程中,其實有很多想與他們說的話,但礙於課程主題是「用AI自我探索,加速打造理想生活與工作」,加上我內容準備得太豐富,3個小時的課程,直到下課前一分鐘,才把所有準備的投影內容講完,完全沒留QA時間。所以,我想藉用這篇文章,來說說當天沒能說出的心裡話。

從事獵頭工作時期,我就接觸過許多中高齡求職者,為了幫助這些人選,能適才適所的進入想去的公司並站上想要的職位,總是很賣力推銷;但也因此發現,除非是企業真的很急需找到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或完全沒有其他人選可資考慮,否則中高齡求職者,往往連面試都沒機會,即便高階職缺也不例外。

成功推薦50+人才入職

我成交過的案子中,最高年齡是53歲,外商科技公司的約聘資深工程師,那也是我推薦超過50歲的人選,唯一成功的一次經驗。

那次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中高齡失業者的無助與無奈。

特別是在反覆談判的過程中,因為客戶始終找不到其他有經驗的人接受約聘,只有我的人選足以勝任,企業才被說動願意展開面試,最終順利成交,也議定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待遇(雖然是約聘,但月薪超高,達十多萬)。

我一直到現在都忘不了,當求職者後來見面簽約時,感動地握住我的手的畫面。

隱性歧視不利中高齡

這也讓我忍不住思考:「年紀」真的是職場上「不能說的祕密」嗎?

法律上有規範不得年齡歧視,但歧視從來都不是可以用規範禁止的。或可說,法律上的明文規定,始終無法消除或終止人們內心或群體中的隱性歧視。這從某些國家的職場,面對有色人種的態度,可玩味一二。

在職場中,年齡歧視可能是對年長員工的偏見,或對年輕員工的歧視。對於年長員工來說,他們可能被認為缺乏靈活性、學習能力較差,或者無法適應新技術和環境,或被認為倚老賣老卻觀念過時,因而在職場發展過程中被忽視或排擠。

人脈更能為專業加分

在招募時,用人主管常會對人資或獵頭,口頭表達對年齡的偏好,例如:45歲以上的不要,或希望是30~35歲間的最好……儘管法律禁止以年齡做為條件進行員工評選,但實際上要消除年齡歧視並不容易。這需要更多的教育和意識提升,才能改變人們的觀念和價值觀。

儘管因少子化缺工問題嚴重,加上年輕人不再像以往那麼熱中成為朝九晚午的上班族,迫使部分用人單位不得不改變想法與做法,但習慣與偏見不可能突然消失,中高齡族群面對失業或轉職,除了隨時更新專業能力,最關鍵的,便是年輕人無法取代是「業界人脈」。

畢竟,中年後能轉職順暢,多數是靠人脈引薦,而非透過人力銀行。能成功往往靠的是這些資深工作者在業界累積的口碑與人脈。且愈來愈多企業樂見員工內部推薦,不只多一層把關,還可以節省徵才廣告費。

視為第2次職業探索

再者,如果可以,請不要排斥任何可能性,我指的是「任何」有興趣的機會,都應該去試試。

中高齡白領失業後找不到工作,一部分主因,是沒辦法接受熟悉領域以外的工作,尤其高度領域專業的人,當無法維持或延續過往經歷時,常會陷入失去社會地位的恐懼。但與虛幻的社會地位相比,停滯的人生對身心的傷害更大,所以不妨把這段時期,視為是第2次探索職業的機會。

年輕時曾想過,但當時沒機會行動的,像是去民宿或咖啡廳打工;或想學但沒去學的,例如木工、烘焙、導覽員、拍影片……等。世界上一定還有許多值得中高齡者體驗的事情,只要在體力許可的情況下,就不要放棄嘗試,先讓自己過上一段精采的人生,很可能因此讓後來的人生變得更精采。

學習新事物開創人生

「拿掉名片」並不可怕,反而是開創人生與自我價值的契機。更何況,世界一直在往前走,也一直在變,一直有最新、更新的事物產生,找一條新領域、新趣味出發,就不必擔心沒能延續過去的光環,反而有機會以原本會的專業為基礎,結合新接觸的事物,走出一條跨域創新的路。

無論幾歲,我們都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這時代,連70多歲的阿嬤都可以去當DJ、模特兒、網紅了,只要去探索、去挑戰,未來就一定可期。所以,走出去吧!不走出去,就只能守著眼前的小世界,若能走出去,全世界就會呈現在你眼前。

(作者現職為「生涯設計師」,工作重點在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熱愛的生活與工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