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在佛光山開幕,名譽副會長趙淑俠(左2)頒贈永久名譽會長證書予星雲大師(右),感謝大師對華文文學的貢獻。
圖/資料照片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金剛知賓檢閱大會,星雲大師揮舞小會旗向大眾致意。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佛光金剛知賓檢閱大會 時間:2013年12月29日 地點: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
各位佛光人吉祥:
今天看到你們雄糾糾、氣昂昂,這樣抖擻的精神,這是幾年來很少看到的現象,過去我們國家想把男生、女生組成團隊,在一個地方踢正步,做體能的訓練,都不容易做到,今天我們佛光會能在這裡做到,實在不容易。
我在眾中 為運動起步
中華文化從唐堯虞舜、文武周公、孔孟提倡禮樂,各位剛才踢正步就是「禮」,不只訓練了手腳,還有眼、耳、鼻、舌、身,學習有「禮」,也是一種修行;今天下午還有萬人歌唱,也就是「樂」,我們中華文化就是禮樂之邦。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弘法的時期,相當於周公、孔子的那個時代,所謂靈山集會,祇園說法,有百萬人聽法,也有百萬的菩薩,大家空中飛舞,音樂和鳴,出和雅音,法音宣流,也是提倡禮樂。
中國的佛教,講究寺院教團的生活,每天就是要排班,要練習走路,練習眼觀鼻、鼻觀心,手腳擺放也有一定的標準。我記得在多年前,有一位年輕人向我們一個老師抗議:「天天走路、走路!浪費了多少時間!有什麼意思?」
我們那位老師回答得真好,他說:「青年法師,你不就是走路、走路,走到現在你做法師了!」
所以,佛光會的各位,無論男眾、女眾,今天可以說替我們中華兒女揚眉吐氣!大家要知道,我們的前面有佛光大佛在看著大家,菩提廣場上有八宗的祖師,各位的兩邊有一千二百五十位羅漢的代表,男羅漢、女羅漢都在面對著我們,每一個動作,每個舉足闊步,都代表著各位的表現。
佛光會提倡運動,提倡性格保守的人要活躍,要讓每一個人敢走出來。要想成功,就要如佛經裡所說「我在眾中」,我要融入到大眾裡去,跟大眾一起活動。所以佛陀一集會,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的大眾聚集,每個人都融於大眾中。
我們佛光會多少年來,歷任的會長發心領導,尤其今天,趙麗雲總會長,他當初年輕的時候,為我們中華民國在世界上獲得第一面體育金牌,他今天站在這裡,一同帶領我們佛光人,為運動起步。
悲智勇敢 為佛教奮發
各位佛光人,今日的參與活動,讓我想起了古代的佛教,一定都是護持國家。我們中國的出家眾,過去也有過僧兵,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幫忙救護,像少林寺的武僧,曾經救過唐太宗李世民等,護主衛國。今天的台灣,徵兵困難,募兵也困難,但是我們佛光人在這種危難之秋,大家打起精神,讓我們國民的生活、精神不可以倒閉,我們要藉助提起這種精神,來健身、保身,甚至長養佛教的修行,又或者像是童子軍一般。
全世界的童子軍倡導「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其實我們佛教與童子軍,所提倡的精神意義也有相似,像文殊師利菩薩是大菩薩,也稱文殊童子,跟童子軍一樣都稱童子,比青年更青年。
童子軍的三達德:第一,大家要有智;第二,要有仁;第三,要有勇。我們佛光人學習菩薩道,也要有童子軍的精神。
第一,我們要有般若的「智」慧,要能學習眼觀四面、耳聽十方、手腳並用,最好可以能文能武。
第二,我們要有「仁」,童子軍的「仁」也就是我們佛教慈悲的精神,從大家集合,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就是一種慈悲;我們排隊,團結一心,訓練大家成為佛陀,共為佛教奮發,一心一德。
第三,要有「勇」,勇是什麼?就是菩提心。要勇敢、要走出去,要與時並進,學習提升我們的勇氣,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就是「勇」的展現。
團結一致 為社會服務
在佛教界各處地方不容易看到,但是在我們佛陀紀念館的菩提廣場,今天你們集合,表現了最高的道德精神:第一,你們也有了般若的智慧;第二,有了慈悲的精神;第三,有了菩提心的壯志。所以有了這種精神,你學菩薩,怎能不成菩薩?學佛,怎能不成佛呢?一般在中國的民間,很難有像今天這樣的行動,大家都是遊戲,不整齊,沒有規畫,沒有力量。
今天我們佛光人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大家能求得一致,制心一處,把我們的心、千萬眾的心集合在一心,將來你們一心念佛,還不能有成就嗎?一心為教、一心保衛自己,還不能成功嗎?
各位佛光人,你們都說天冷很難練習,很辛苦,不過從今天的表現,可以知道我們未來在修行上的成就。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與人合作、與人為善,大家團結一致,我們佛光會倡導人間佛教,把佛教走向人間,這樣的精神是最需要的,這場有意義的活動,代表著大家為佛教寫下了歷史!今天的精神表現,做為我們人間佛教的基礎,將來為社會服務,為人家排難解紛,有這種智慧、慈悲、勇敢的菩薩道精神,必定成功!
祝福大家,佛祖保佑你們!
與歷史同在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2011年11月29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中國有一句話「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自古文人命坎坷」,但文人的精神很富有,智慧是高人一等的。在中國歷史上,司馬遷雖被漢武帝處分受刑,但漢武帝沒人敬重他,司馬遷卻被大家所憶念。帝王會隨時間在歷史上消逝,但歷代文人的作品至今仍膾炙人口。記得在汶川大地震時,我上台講話,突然有所感,我說:「我不是來救災,而是來報恩。」因為四川對我的恩惠很大,譬如《三國演義》豐富了我青少年的生命,李白、杜甫的詩、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文章,讓我生命成長、昇華、擴大,四川文人的精神和智慧,影響了我一生,它讓我明白道理,懂得對人間應該要有一些奉獻。
因此,我覺得文學不僅對我們的人生增長智慧,也讓我們成長。如同各位在全世界各地從事文學寫作,心甘情願做文人是很了不起的,有責任感且不求富貴,單憑一枝筆,一個思想、理想,為人生開導道路、增加思想的光明。
雖然中國大陸有句話說:「槍桿底下出政權。」我認為不盡然,是「筆桿子出政權」。你看魯迅、郭沫若等文人,憑一枝筆幫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所以筆是很有力量的。再者,你看報紙的新聞記者很了不起,憑一枝筆就寫出了天地日月、山河大地;憑一枝筆就增加了世間的光明;憑一枝筆就表現出對社會的關懷。副刊裡,作家們各種題材的文章,豐富了萬千讀者的人生,可見文人這枝筆,雖看不到,但卻與歷史同在、與日月同光。
世界華人文學家此次到本山來開會,由於最近山上每天都是幾千人的集會,因此對各位的接待不是很周全,非常抱歉。各位待會兒要去看的佛陀紀念館,不是個人的,甚至也不是佛教的,它是十方、是民眾大家的。只要作家們不嫌棄,來此運用,我們無限歡迎。希望佛法可以助長各位的吉祥平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