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香味齋
圖/史蒂芬
圖/張明煥
文/史蒂芬
很多人都聽過黃鸝鳥,也唱過以牠為主題的歌。但是,您可知道,目前在台灣僅存的黃鸝,居然只剩下五百多隻。
每天清晨,最期盼能在公園碰到張明煥校長。雖然他已退休多年,但依舊四處蒐羅鳥類及昆蟲的生態,並穿梭在不同棲息地間。
想當然爾,像我這種好奇心重的人,總會圍繞在其周遭,聽他敘人生、道古今、論物種、解世情。
據校長表示,當初開始拍攝生態的契機,是從當老師時,被分配到眾人都不想做的校務開始。誰知道,使命必達的個性,居然在全國評比中,拿到最高的獎項,及一筆豐厚的賞金。
他當時又驚又喜,先想到學校還有很多匱乏之處,所以把獎金捐出一半,讓其它老師可以運用。剩下的,就是買一台相機,好繼續研究跟紀錄的課題。
張校長是個農村子弟,從小功課優異。但因為連報名費都會造成家庭負擔,只好去讀立刻能貼補家計的師專。
早期教員工作辛苦、待遇微薄。眼見昔日學業比他遜色的同學,在事業方面,隨經濟起飛風生水起。那時,常獨自巡邏校園、花費漫長時間耕耘校務時,難免有些失落。
但透過學術進修,努力不懈。又培育學生,在不少全省校際比賽屢獲殊榮。沒想到,從一位毫無背景的青年教師,日後居然成為在杏壇名聲響亮、樹立典範的人物。直至退休後,依然受到教育局邀請發揮長才,造福不少後進。
張校長對鳥類研究,有其人文看法。他上課的內容,就我印象所及,大約歸納為:「黃驪鳥性格清朗,總是尋找高枝築巢,倚靠自己力量與習性,在自然界昂然生存。但可惜棲息地愈來愈少,所以儼然成為本地的稀有族群。」
有回跟校長話家常,說到世風日下。他便提及初上任時,廠商曾自行揣測心意送禮物的故事。沒想到遭拒絕後,反而造成對方極度恐慌,以為另有所求。
張校長只好坦率說道:「別害怕,我只要求施工品質比別人更好就行。只要能達得到標準,自然無後顧之憂。」
聽完所言,我忽然弄懂了什麼。原來世間涅汙的事,都是人創造出來的。與其跟濁惡無解的現實糾纏,轉而傾聽大自然純粹的生命讚歌,是多麼美好的享受!
藉由這難得的緣分,我也發想了一道融合的素菜,黃鸝具有美麗黃色羽毛,故搭配胡蘿蔔來彰顯特色。
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善念的傳揚當是如此,只要人類願意奉行,世界必將更為美好。
翠柳香味齋
食 材
A(小麥竹輪燙過,擠乾水分切絲1杯、薑絲1大匙)
B(木耳絲3/4杯、水2大匙)
C(胡蘿蔔絲3/4杯)
D(去瓤絲瓜翠衣1顆量,全部切絲。註)、紅甜椒絲1/4杯。
調味:炒油適量、鹽1小匙、蔬菜粉2小匙、香油適量。
作 法
1.將A料之竹輪絲與薑絲,以乾鍋炒香,再放入淨素炒油拌勻。
2.加入B料之木耳絲,以鹽及蔬菜粉、水2大匙拌炒,再略燜約2分鐘。
3.開鍋蓋,倒入C料小火炒軟。
4.續入D料拌勻,待絲瓜外觀呈軟熟但不失脆度的樣子。起鍋前加紅甜椒,以及少許優質香油翻炒提味,即可盛盤供食。
註:絲瓜翠衣是刮除粗皮的絲瓜脆層,剩餘的「瓤」可切丁煮台式鹹粥或飯湯,清爽鮮甜。
瓤,讀音ㄖㄤˊ/ráng,這裡指瓜、果內部包著種子的可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