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農夫體驗】老泉里鮮採 綠竹筍 文/943 |2024.06.15 語音朗讀 10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943圖/943由左至右:綠竹筍、甜龍筍、烏殼綠竹筍、麻竹筍。圖/943 文/943竹筍爽脆好吃,是餐桌上的佳餚美食,但若想嘗嘗翻土出新的現採鮮筍,就得和時間賽跑,原因是:筍子怕熱又怕光,一旦冒出土壤就開始變苦、纖維變粗,還很容易腐敗變酸,所以筍農常摸黑出門,看到筍尖剛冒頭就扒土割筍,且工作到太陽出來就收工回家了。台北市文山區的木柵老泉里就有滿山竹筍可採,這裡數代以前曾種茶,植茶費心費力,從數十年前便開始種植竹筍。一般台灣常見的食用竹筍,在老泉里就有4種,其中綠竹筍價格較高,麻竹筍外殼有硬毛,新品種甜龍筍口感甜價格不貴、即使筍身全部轉綠也不會有苦味,還有知名的烏殼綠竹筍。挑選竹筍7字訣:「白、彎、短、肥、像牛角」,尤其像牛角般彎曲的綠竹筍,最適合拿來做成涼筍。不過就算是不彎的直筍,只要烹調方式正確,用來炒、滷或煮湯也很好吃。甜龍筍適合煮湯或拌炒金沙,麻竹筍則適合快炒。料理竹筍的最大原則就是要煮透,無論是涼筍或煮湯,如果沒從冷水就入鍋、且煮熟後連同原鍋的水一起放涼並冷藏的話,常會煮得不好吃,所以千萬別先煮滾湯再放竹筍,這樣容易導致其他食材過老而筍子卻半生不熟,也不要將筍子煮滾後就取出沖水。一般用電鍋蒸筍子容易有中心不熟的問題,達人建議10兩以下的小筍子才用電鍋蒸透。筍子若太苦,多煮幾次可去苦味,快炒不用事先汆燙,倒是需要蓋上鍋蓋燜熟。竹筍若無法馬上料理,不用泡水也別抹鹽,只要洗淨後用保鮮膜包好冷藏就能保存較久。製作涼筍的訣竅則是去掉「出青」變綠的尖端,於水冷時放入竹筍加鹽煮到滾,轉小火煮25~40分鐘再掀蓋放涼。若用電鍋蒸則外鍋需放3杯水,內鍋也需放鹽巴和水,才容易鮮甜好吃。5至8月正值「綠竹筍」產期,何妨走一趟木柵山上,體驗當一日農夫挖竹筍,還能吃到現採鮮甜的筍子大餐,玩得開懷也吃得安心。 前一篇文章 賞悅耳黃鸝鳴 品清鮮香味齋 下一篇文章 【異鄉食情】歐洲的山葵 辣根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5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09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純植生活】百香果醋佐地瓜泥【蔬食百味】五彩蔬果盤【節氣養生】潤養肺氣 杏仁豆腐【植感滋味】小黃瓜薄荷優格【蔬食百味】馬鈴薯 地下蘋果的營養逆襲【蘭音齋】甜辣噴香 福建南瓜鹹飯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台南山區訪祕境 農遊體驗採杏鮑菇【印象旅人】安平港區遊船美景【海闊天空】嵐山瀧神社 月夜下的美麗饗宴在金門 感受獨特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