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農夫體驗】老泉里鮮採 綠竹筍

文/943 |2024.06.15
858觀看次
字級
圖/943
圖/943
由左至右:綠竹筍、甜龍筍、烏殼綠竹筍、麻竹筍。圖/943

文/943

竹筍爽脆好吃,是餐桌上的佳餚美食,但若想嘗嘗翻土出新的現採鮮筍,就得和時間賽跑,原因是:筍子怕熱又怕光,一旦冒出土壤就開始變苦、纖維變粗,還很容易腐敗變酸,所以筍農常摸黑出門,看到筍尖剛冒頭就扒土割筍,且工作到太陽出來就收工回家了。

台北市文山區的木柵老泉里就有滿山竹筍可採,這裡數代以前曾種茶,植茶費心費力,從數十年前便開始種植竹筍。一般台灣常見的食用竹筍,在老泉里就有4種,其中綠竹筍價格較高,麻竹筍外殼有硬毛,新品種甜龍筍口感甜價格不貴、即使筍身全部轉綠也不會有苦味,還有知名的烏殼綠竹筍。

挑選竹筍7字訣:「白、彎、短、肥、像牛角」,尤其像牛角般彎曲的綠竹筍,最適合拿來做成涼筍。不過就算是不彎的直筍,只要烹調方式正確,用來炒、滷或煮湯也很好吃。甜龍筍適合煮湯或拌炒金沙,麻竹筍則適合快炒。

料理竹筍的最大原則就是要煮透,無論是涼筍或煮湯,如果沒從冷水就入鍋、且煮熟後連同原鍋的水一起放涼並冷藏的話,常會煮得不好吃,所以千萬別先煮滾湯再放竹筍,這樣容易導致其他食材過老而筍子卻半生不熟,也不要將筍子煮滾後就取出沖水。

一般用電鍋蒸筍子容易有中心不熟的問題,達人建議10兩以下的小筍子才用電鍋蒸透。筍子若太苦,多煮幾次可去苦味,快炒不用事先汆燙,倒是需要蓋上鍋蓋燜熟。竹筍若無法馬上料理,不用泡水也別抹鹽,只要洗淨後用保鮮膜包好冷藏就能保存較久。

製作涼筍的訣竅則是去掉「出青」變綠的尖端,於水冷時放入竹筍加鹽煮到滾,轉小火煮25~40分鐘再掀蓋放涼。若用電鍋蒸則外鍋需放3杯水,內鍋也需放鹽巴和水,才容易鮮甜好吃。

5至8月正值「綠竹筍」產期,何妨走一趟木柵山上,體驗當一日農夫挖竹筍,還能吃到現採鮮甜的筍子大餐,玩得開懷也吃得安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