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齒咬合怪怪的 「畸形中央尖」作怪

陳玲芳 |2024.02.17
449觀看次
字級
一度飽受「畸形中央尖」作怪的潘先生,在接受醫師建議進行根管治療後,牙齒不再有咬起來怪怪的感覺,讓他終於露出久違笑容。示意圖。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二十多歲潘先生,因為右下小臼齒咬起來感覺不舒服,但是左看右看,卻看不見蛀牙,最近也沒有吃到硬物,因此滿懷疑問地前往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牙科求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醫師徐維敏說,往口內檢查發現,原來下顎小臼齒的咬合面中央多了一個結節;像這樣的「畸形中央尖」,是一種牙齒型態發育異常。

不意外地,在上顎小臼齒上,也有對稱性的發生。此一結節名為「畸形中央尖」,呈圓錐狀突起,高約2-3mm,看起來已受到咬合磨損,根尖X光片,則顯示出因牙髓神經壞死,而導致根尖周圍感染。

潘先生接受醫師建議,進行根管治療,經過密集回診,從X光片上見到根尖病變處逐漸縮小,牙齒也不再有咬起來怪怪的感覺,讓他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

圖/北市聯醫提供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醫師徐維敏說,像這樣的畸形中央尖,是一種牙齒型態發育異常,常發生在下顎第二小臼齒,有時也會在門牙區上顎側,見到隆起如鷹爪狀,又稱作Talon cusp。因為結節一樣具有細微的牙髓組織,當受到咬合外力磨耗或斷裂時,就可能發生「牙髓暴露而壞死」的情形。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在小臼齒剛萌發階段,可以請醫師評估,是否為高聳型的中央尖,先以牙科複合樹脂包覆補強,讓咬合接觸點平均分散至平面,避免中央尖斷裂。

牙醫師建議,應養成每半年定期回診追蹤、檢查牙齒的好習慣。圖/pexels

更重要的是,養成每半年定期回診追蹤、檢查牙齒的好習慣。徐維敏提醒,若是發現長牙齦膿包、牙痛不適,並經醫師X光片判定已有牙髓病變產生,就要視牙根尖發育完全與否,做相應的牙髓治療術式;千萬不要延誤治療,產生繼發的牙周病、齒槽骨缺損,面臨「只得拔牙」的窘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