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齒咬合怪怪的 「畸形中央尖」作怪 陳玲芳 |2024.02.17 語音朗讀 4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度飽受「畸形中央尖」作怪的潘先生,在接受醫師建議進行根管治療後,牙齒不再有咬起來怪怪的感覺,讓他終於露出久違笑容。示意圖。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二十多歲潘先生,因為右下小臼齒咬起來感覺不舒服,但是左看右看,卻看不見蛀牙,最近也沒有吃到硬物,因此滿懷疑問地前往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牙科求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醫師徐維敏說,往口內檢查發現,原來下顎小臼齒的咬合面中央多了一個結節;像這樣的「畸形中央尖」,是一種牙齒型態發育異常。不意外地,在上顎小臼齒上,也有對稱性的發生。此一結節名為「畸形中央尖」,呈圓錐狀突起,高約2-3mm,看起來已受到咬合磨損,根尖X光片,則顯示出因牙髓神經壞死,而導致根尖周圍感染。潘先生接受醫師建議,進行根管治療,經過密集回診,從X光片上見到根尖病變處逐漸縮小,牙齒也不再有咬起來怪怪的感覺,讓他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圖/北市聯醫提供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醫師徐維敏說,像這樣的畸形中央尖,是一種牙齒型態發育異常,常發生在下顎第二小臼齒,有時也會在門牙區上顎側,見到隆起如鷹爪狀,又稱作Talon cusp。因為結節一樣具有細微的牙髓組織,當受到咬合外力磨耗或斷裂時,就可能發生「牙髓暴露而壞死」的情形。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在小臼齒剛萌發階段,可以請醫師評估,是否為高聳型的中央尖,先以牙科複合樹脂包覆補強,讓咬合接觸點平均分散至平面,避免中央尖斷裂。牙醫師建議,應養成每半年定期回診追蹤、檢查牙齒的好習慣。圖/pexels更重要的是,養成每半年定期回診追蹤、檢查牙齒的好習慣。徐維敏提醒,若是發現長牙齦膿包、牙痛不適,並經醫師X光片判定已有牙髓病變產生,就要視牙根尖發育完全與否,做相應的牙髓治療術式;千萬不要延誤治療,產生繼發的牙周病、齒槽骨缺損,面臨「只得拔牙」的窘境。 前一篇文章 「只是睡不好」? 擺脫躁鬱新解方 下一篇文章 紓解長照人員荒 北市照服員訓練專班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在宅急症照護 1年收案3000人次吃深綠色蔬菜可護眼 戶外活動降近視風險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走路最安全有氧運動 步伐宜輕柔不傷膝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黃奇異果連皮吃更好 有助腸胃蠕動控血糖 作者其他文章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登山前充分熱身 避免足底筋膜炎中暑也分陰陽 4祕訣讓你安度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