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睡不好」? 擺脫躁鬱新解方 陳玲芳 |2024.02.17 語音朗讀 4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指出,臨床常見躁鬱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往往認為自己「只是睡不好」,延誤就醫時間。示意圖。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40幾歲陳先生,有躁鬱症病史10幾年,首次發作以憂鬱症狀為表現,因躁症發作時間較短,因此被診斷為憂鬱症,服用抗憂鬱藥物,對藥物反應不佳,直到出現躁症,才發現原來是躁鬱症。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老年及復健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智維指出,躁鬱症是一種需要長期療程的疾病,但臨床上常見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狀況,且缺乏病識感,往往認為自己「只是睡不好」,延誤就醫時間。所幸,上述患者,在接受Brainsway深層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deep rTMS)治療後,鬱期症狀已有明顯改善。高雄長庚日前引進最新的非藥物治療儀器-Brainsway深層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被視為治療躁鬱症「鬱期」最有潛力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圖/高雄長庚提供許智維說,躁鬱症是一種以情緒波動為特徵的周期性情緒障礙,分為「躁期」和「鬱期」兩種極端情緒狀態,據統計,全台約30萬人深受躁鬱症所擾,其中高達5成以上患者,沒有求助專業或接受治療。患者在躁期,可能感到情緒興奮、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行為衝動;而在鬱期,則表現為沮喪、失去興趣、精神疲憊、睡眠困難等症狀。其中,鬱期往往對患者的個人生活、工作帶來巨大的痛苦負擔,尤其是這樣的痛苦,可能會占患者生命近一半的時間。精神科醫師提醒,躁鬱症患者在躁期,可能感到情緒興奮、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行為衝動;而在鬱期,則表現為沮喪、失去興趣、精神疲憊、睡眠困難等症狀。圖/pexels「維持穩定及延長治療效果,是治療躁鬱症的目標。」許智維解釋,躁鬱症其實跟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可以視為慢性病,僅極少數情況特殊的個案停藥後不再復發,一般都會建議長期服藥以穩定病情,但有部分患者服藥後療效不佳,或產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若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會評估是否要進行非藥物治療。高雄長庚日前引進最新的非藥物治療儀器-Brainsway深層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被視為治療躁鬱症「鬱期」最有潛力的非藥物治療方式。 前一篇文章 降低憂鬱症風險有方法 醫師建議這樣做 下一篇文章 臼齒咬合怪怪的 「畸形中央尖」作怪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雲梯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在宅急症照護 1年收案3000人次吃深綠色蔬菜可護眼 戶外活動降近視風險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走路最安全有氧運動 步伐宜輕柔不傷膝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黃奇異果連皮吃更好 有助腸胃蠕動控血糖 作者其他文章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登山前充分熱身 避免足底筋膜炎中暑也分陰陽 4祕訣讓你安度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