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睡不好」? 擺脫躁鬱新解方 陳玲芳 |2024.02.17 語音朗讀 4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醫師指出,臨床常見躁鬱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往往認為自己「只是睡不好」,延誤就醫時間。示意圖。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40幾歲陳先生,有躁鬱症病史10幾年,首次發作以憂鬱症狀為表現,因躁症發作時間較短,因此被診斷為憂鬱症,服用抗憂鬱藥物,對藥物反應不佳,直到出現躁症,才發現原來是躁鬱症。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老年及復健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智維指出,躁鬱症是一種需要長期療程的疾病,但臨床上常見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狀況,且缺乏病識感,往往認為自己「只是睡不好」,延誤就醫時間。所幸,上述患者,在接受Brainsway深層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deep rTMS)治療後,鬱期症狀已有明顯改善。高雄長庚日前引進最新的非藥物治療儀器-Brainsway深層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被視為治療躁鬱症「鬱期」最有潛力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圖/高雄長庚提供許智維說,躁鬱症是一種以情緒波動為特徵的周期性情緒障礙,分為「躁期」和「鬱期」兩種極端情緒狀態,據統計,全台約30萬人深受躁鬱症所擾,其中高達5成以上患者,沒有求助專業或接受治療。患者在躁期,可能感到情緒興奮、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行為衝動;而在鬱期,則表現為沮喪、失去興趣、精神疲憊、睡眠困難等症狀。其中,鬱期往往對患者的個人生活、工作帶來巨大的痛苦負擔,尤其是這樣的痛苦,可能會占患者生命近一半的時間。精神科醫師提醒,躁鬱症患者在躁期,可能感到情緒興奮、精力旺盛、睡眠需求減少、行為衝動;而在鬱期,則表現為沮喪、失去興趣、精神疲憊、睡眠困難等症狀。圖/pexels「維持穩定及延長治療效果,是治療躁鬱症的目標。」許智維解釋,躁鬱症其實跟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可以視為慢性病,僅極少數情況特殊的個案停藥後不再復發,一般都會建議長期服藥以穩定病情,但有部分患者服藥後療效不佳,或產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若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會評估是否要進行非藥物治療。高雄長庚日前引進最新的非藥物治療儀器-Brainsway深層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被視為治療躁鬱症「鬱期」最有潛力的非藥物治療方式。 前一篇文章 降低憂鬱症風險有方法 醫師建議這樣做 下一篇文章 臼齒咬合怪怪的 「畸形中央尖」作怪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2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3【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4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05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6談談蠟筆2025.10.2107【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8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9粉蠟筆與油粉彩差別2025.10.2110【人生課題】愛與勇氣2025.10.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身障者揮灑彩筆 勇敢跨越障礙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高年級超進化》 銀髮實境秀29日首播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糖分攝取過量易傷肝 均衡飲食消除脂肪肝 作者其他文章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黑戶寶寶沒健保 公益勸募伸援手久坐、低頭滑手機 NG姿勢傷害脊椎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