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玉
文/美玉
入秋周末,走入傳統巿場逛逛,想買些新鮮食材,做些不同菜餚,變化日常菜色。素食攤,是每周必光顧的攤位,買了些豆乾、素肉、毛豆……等;結帳時,看到另一旁素食熟食攤,約莫有熟食菜色七、八種;眼角餘光瞥見一菜色──「雪裡紅炒豆乾」,突然令我眼睛為之一亮,就是這道菜,引領我走入童年的記憶味道裡;令我思思念念,於是我二話不說,立刻買一袋回家品嘗。
早期,祖母健在時,很喜愛此佳餚。母親愛屋及屋,也常做此道菜分享家人共食;細細回想,此道菜彷彿有股神奇魔力,母親每次端上餐桌,總讓人胃口大開!
有時適逢「雪裡紅」盛產期,母親會多煮些料,除了當菜食用,還會預留些來做好吃的「雪裡紅菜包」;另一回憶,就是假日跟母親至廟裡拜拜,中午用膳,食堂只要有此佳餚,從大雄寶殿就聞得到「雪裡紅炒豆乾」自遠處傳來的陣陣飄香,使我開心得合不攏嘴。
憶及以前種種,今天,我也把買的食材,分成兩份;一份當菜、另一份來做「雪裡紅菜包」;早餐和家人一起共享,好香好嫩的「雪裡紅菜包」;好療癒的食物,邊吃邊口述兒時記憶!和家人共享,美好就是把此食物傳下去。
食 材 (12個)
中筋麵粉350公克、酵母發粉14公克、糖和鹽2大匙、杏仁粉2大匙、水150毫升、豆漿200毫升、雪裡紅炒豆乾一大碗。
作 法
1.把中筋麵粉、糖和鹽、杏仁粉、酵母發粉,五樣一起倒入大碗中。
2.再倒入水150毫升,用攪拌棒攪散均勻。
3.加入約200毫升的豆漿,攪拌均勻後,用木棍擀,搓揉成團塊。
4.將團塊放入大碗,蓋上保鮮袋,靜置室溫1小時,待麵團膨脹發成兩倍。
5.先倒些麵粉在大碗中,防止沾黏,再將作法❹發好的麵團塊放於碗中用木棍擀,最後分切12等分。
6.每等分用木棍擀成薄片,加入1大匙雪裡紅豆乾,用手把皮沿邊捏緊,像包水餃方式,手要逆時鐘方向。
7.放入電鍋炊熟,外鍋1杯水。熟後即可取出盛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