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京都曼殊院門跡

文/林政儀 |2024.01.18
4107觀看次
字級
京都曼殊院門跡 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朝夕的鐘聲和山鳴聲在風中迴盪不已(あさゆふの かね能ひびきに 吹そへよ 我たつ杣乃 やまおろし能かせ)」,此文始見於谷崎潤一郎供養在曼殊院門跡的梵鐘上刻的銘文。

這段供養梵鐘之因緣,源自於1917年谷崎欲於曼殊院為離世的母親舉行法會而供養此梵鐘。

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谷崎一家移居至京都。1946年9月中旬谷崎為了學習《摩訶止觀》及天台宗教義,經由今東光法師引薦結識時為比叡山專修學院教師山口光円法師。爾後一段日子裡,谷崎定期向山口光円法師請法,期間亦曾受邀出席1947年5月25日曼殊院第三十九任門主──山口光円法師的晉山盛典,足見谷崎潤一郎與曼殊院之間的因緣不淺。

日後,谷崎將這段請法經歷寫進《少將滋幹之母》一書之中,如內文:「定期詢問我所信奉的一位天台宗碩學……」、「大納言藤原國經時常坐在年輕女性的屍骸前修行不淨觀……」等(在曼殊院的資料中,註明書中所提的天台宗碩學即是山口光円法師)。令人好奇的是,谷崎是否早已構思好小說內容才向山口光円法師請法,如今已不可考!

去年夏,勾留京都數日,一日與友人信步行往曼殊院門跡,行經敕使門時,仍可見敕使門兩側圍牆上有著象徵門跡的五條白色條紋;門跡意指過往由皇室成員擔任住持的寺院,與日本皇族具有深厚關係。

關於曼殊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自延曆年間最澄大師創建曼殊院於比叡山中。1108年至1110年,北野天滿宮第八代住持忠尋大僧正將東尾坊移至北山之際改稱為「曼殊院」,1656年良尚法親王任曼殊院門主,將曼殊院移建至現址,即為今日之曼殊院。

與友人在購票之際,院方人員特別告知我們今年五月二十一日舉行一百五十年來「宸殿」首次復興重建的落成慶讚法會,及第四十三代門主西郊良光的晉山式,因此特別在5月13日至6月30日期間展出國寶「黃不動明王像」。

購票後,與友人便逕自往宸殿而行,踏進殿內時迎面而來的是一陣原木香,令人精神為之一振。依次參拜平安時期的主尊阿彌陀如來坐像和重要文化財的十一面觀音像,而在宸殿右側的廳室內分別掛著國寶「黃不動明王像」的真跡與複製品。這幅複製品為預防收藏在京都博物館的真跡因經常展示耗損,而特別委托愛知縣立藝術大學費時四年臨摹原作以作為日後展示之用。

拜觀「黃不動明王像」後,沿著動線一路參觀內部,並近距離欣賞昔日天皇、皇親貴族的書法墨跡及歷史文物。最後,與友人佇立在大書院及小書院的簷廊下,愜意地觀賞綠意環繞的枯山水庭園風光,迥異於楓紅之時的光景,別有一番風情!

午後,夏日清風拂面而來,不由得想著院內一隅谷崎供養的梵鐘聲,是否曾讓千里相會的有緣人得到啟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