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朱雀日記》外的鳳凰堂

文/林政儀 |2023.10.06
3083觀看次
字級
鳳凰堂全貌,及映照在水面上的美麗倒影。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朱雀日記》,是谷崎潤一郎眾多著作中有點特別卻不是那麼引人矚目的著作,它有別於谷崎遷居至京都後的筆調,饒富興味。

這本日記是谷崎潤一郎在東京日日新聞社和大阪每日新聞社連載的結集,總共十九篇,為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二十八日京都、大阪見聞隨筆。

一九一二年,時值明治四十五年,是日本國喪、改元之年,此年的七月三十日明治天皇去世,同年改年號為大正元年。

而這一年也是谷崎潤一郎多事之年,一月三日,谷崎潤一郎初戀女友穗積福子離世,此事對年輕的谷崎的情緒影響不小,之後的幾個月谷崎過的並不順遂,甚至四月的京都、宇治之行更引發精神衰弱之疾。

四月底,病中的谷崎專程赴宇治平等院鳳凰堂參拜,寫了一篇隨筆抒發心緒,文中對鳳凰堂內部建築和佛像、菩薩像多有著墨。谷崎的筆調實在迷人,令我好奇其筆下的平等院鳳凰堂在一百多年後是否依舊如昔?於是今夏興起宇治之行。

關於平等院的歷史,可追溯至平安時代關白藤原賴通發願在末法時代興建佛寺。一○五二年藤原賴通將繼承自父親藤原道長的別莊改建成平等院,其中一○五三年落成的鳳凰堂是藤原賴通據《觀無量壽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建構而成。

鳳凰堂原稱為阿彌陀堂,在江戶時期才被世人改稱鳳凰堂,其緣由之一是其從高處往下俯視,阿彌陀堂和延伸出的兩條翼廊與尾廊的外觀,猶如欲振翅而飛的鳳凰,其二因是鳳凰堂屋脊南北兩端的一對銅鑄鍍金的鳳凰造像聲名遠播(分北像和南像,初代鳳凰金銅像現今已收藏於鳳翔館)。

然而幾經天災人禍,直至今日,平等院留存的伽藍主要有觀音堂、鳳凰堂、養林庵書院、淨土院、羅漢堂、不動堂、最勝院等。其中,聳立在池水上朱紅色外觀的鳳凰堂最引人注目,於是我與友人滿心期待地越過平橋和反橋後再穿過翼廊,換好室內拖鞋拾級而上後,便進到鳳凰堂內。

步入堂內,便被眼前高二百七十七點二公分的阿彌陀如來坐像所震攝,果真如史書所言雄偉莊嚴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此像由平安時代地位相當高的佛像雕塑家定朝所作,目前已定為國寶,也是定朝至今唯一傳世的佛像藝術。

原本在阿彌陀如來坐像北側和南側的牆面上各懸掛著一○五三年定朝之工作坊雕刻的二十六尊雲中供養菩薩像,目前已被移至鳳凰堂附近的鳳翔館展示,在展示廳內遊人可近距離欣賞到部分菩薩像因年代久遠而顯露出木造的質樸,這是一百多年前谷崎潤一郎到訪時只能仰望遠觀的造像。另外,在館方用心設計的燈光下,高掛在室內一側牆面上的雲中供養菩薩像猶如騰雲駕霧一般,令人讚嘆!

步出鳳翔館後,與友人沿著阿字池走至鳳凰堂正對面,隔著阿字池欣賞著宛如浮在池水上的鳳凰堂全貌,及映照在水面上的美麗倒影,此景是眾多攝影愛好者的朝聖之地。而聞名遐邇的鳳凰堂的姿態,更以浮雕方式出現在流通日幣的十圓硬幣上;另外,日幣一萬元紙鈔上亦印有鳳凰堂屋脊南端的鳳凰南像圖案。

一九九四年平等院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鳳凰堂中存世九百七十年之久的阿彌陀如來坐像、雲中供養菩薩像和十四幅壁扉畫等文物,大都已褪去當時華麗色彩,回歸本來面目,繼續普照世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