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何以療愁 唯有忘憂

文/林念慈 |2023.08.07
1117觀看次
字級
圖/Jia Long

文/林念慈

每年八至十月,花蓮六十石山、赤柯山和太麻里等地鋪起金針花海,六十石山的景致更被譽為「天使的花毯」;金針花為「一日美人」,清晨綻放,黃昏凋謝,也正因緣只一面,更要好好珍惜。

金針花,又名黃花菜、宜男草、忘憂草、療愁,原是經濟作物,詩云:「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簪。」得趁未開花時摘採,口感最佳;所以原本是見不到「美人」的,近年為促進觀光,刻意留花,我們才有機會與金針花浪漫一「夏」。

不開花的金針一樣精采,可涼拌、清炒、煮湯,口感清脆,如同享用了滿桌陽光。要注意的是,新鮮金針花含有「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經胃腸道吸收後會氧化為有毒物質,導致暈眩、腹痛或嘔吐等症狀,食用前要用水浸泡一小時以上,並充分煮熟。市售金針花多是晒乾後的花苞,則無此疑慮。

古人稱金針花為「萱草」,游子出門前,會在母親的居室外,通常位於住宅的北部,種植萱草,讓母親照顧花草,減輕思念,也希望花開時能慰藉慈母,後來便以「萱堂」、「北堂」代稱母親,更將萱草,視作東方的「母親花」。蘇東坡有詩云:「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芳心,指的便是母親愛子之心,亂世浮生裡,那確實是唯一的芬芳與光亮。

曹操〈短歌行〉吟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喝多了總是傷身,賞花解悶、以花入菜或許更療癒些;再者,紅塵俗事往往難解,能夠靜下心來,已是極為難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心緒起伏大,營養師建議多吃燕麥、莓果、綠色蔬菜等「快樂食物」,有助於情緒穩定。

但,平靜等於快樂嗎?似乎有點不一樣。

快樂是顆誘惑的糖,濃郁香甜,淺嘗時恰到好處,吃多了對身體無益,但又忍不住一再追尋,人總是忍受極端的痛苦,以換得短暫的歡樂;平靜則是一束光,亮在心裡,無須外求,它讓我們對世界有更澄澈的理解,因而恬淡、從容,擺脫了生活中的種種束縛。

窗台上,種滿了各式小盆栽,如同一處「心靈桃花源」,花草如君子,有它們相伴、解語,我便感到寧靜自得;這是我的「忘憂小祕方」,如今在此暗度「金針」,但願每顆疲憊的心靈,都能小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