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一忠
秋葵原產地,一說為印度,一說非洲或熱帶亞洲,長相像辣椒及牛羊角,又名羊角豆、假三念、補腎草、黃蜀葵、毛茄、黃蜀葵、食香槿、美人指、山茄。
台灣以其在秋天生長,取名「秋豆」,但經過農民的技術改良,目前在其他季節也可生長,據稱可以健胃整腸又稱胃豆;因其豆性軟綿黏稠,又名爛豆仔、爛豆角仔、黏豆;烏骨仔為日文「オクラ」,源自英文okura音譯;橫切面呈星狀,也叫六角豆。果實修長尾細,似女人纖纖玉指,英國人取了浪漫的名字「美人指」。
秋葵有紅、黃兩種,多以食用為主,《說文》:「葵:菜也」,《本草》「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葵菜古人種為常食」。除了食用價值高,秋葵的花朵大又漂亮,「秋花最是黃葵好,天然嫩態迎春早」成為古人欣賞的風景。
秋葵也有不少詩詞,如杜甫:「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盤餐老夫食,分減及溪魚。」宋‧喻良能:「棟梁酣夕照,雉堞蔓秋葵。耿耿登臨意,悠悠今古思。烹鮮不勞力,餘事杜陵詩。」金‧史肅:「避俗嫌高絕,干榮恥盜誇。居貧偶從仕,學道不忘家。樹果番秋實,園葵粲晚花。一軒吾事了,無意競紛華。」均可見其名。
《列女傳》有個「憂葵」的故事,魯國漆室城有位女子待字閨中,因來客馬兒亂跑毀其秋葵,令她深有感觸。她眼見「魯君老,太子幼」,局勢不安定,外患若來襲全國受殃,她無法獨善其身悲嗆啼哭。旁人誤以為她擔心婚嫁,女子感慨「解我者園中葵,知我心憂!」三年後鄰國來犯,女子的憂慮成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女子以葵譬喻弱國,馬匹影射強權,值得我們深思。
秋葵多以食用為主,清燙最佳,加上簡單的蘸醬,就能嘗出原味,還可以燉煮、烤、清炒,油炸就不太適合。浸泡開水一夜的「秋葵水」,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美容和減肥,但有腎臟疾病、易腹瀉、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應慎食。
秋葵一身是寶,有「植物黃金」、「綠色人蔘」的封號,又被歸為藥類,日本人特別鍾愛,是具有高營養價值的保健蔬菜,被喻為蔬菜之王,若有空在市場看到,不妨採購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