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默照】身心放鬆,不受干擾 文/釋繼程 |2023.06.04 語音朗讀 33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簡介 釋繼程 1955年生於馬來西亞,1978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台灣松山寺受具足戒,並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進修。期間曾親近印順長老、星雲大師,並於聖嚴法師門下修習禪法,成為法子。 返回馬來西亞後,曾閉關一千日;出關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曾擔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佛教僧伽總會副主席等職;並創辦主持大專佛青生活營、教師佛學生活營、靜七、大專靜七、精進靜七、禪十等禪修課程。近年並前往台、美、歐等地,指導禪修活動。著作甚豐,約七十種,並創作現代佛曲歌詞逾百首。圖/Pexels如果吵架的時候,我們的心很清明,就不會被對方的情緒牽著走,甚至還能改變對方。圖/Pexels圖/Pexels 文/釋繼程如果吵架的時候,我們的心很清明,就會知道對方是因為生氣了,才口出惡言。我們知道一個人生氣時,最先受傷的是自己。因為生氣的時候,會感覺身體不舒服,甚至還沒罵人之前,那些想罵人的話已經先在心裡過了一遍,等於是先罵了自己一次。如果我們清楚知道當下的狀態,心是安定的,完全不回應,對方罵了幾句後,會奇怪你為什麼不回應,可能就罵不下去了。因為我們罵人罵得很凶的時候,一定以為對方也會很凶地回罵,但如果你回應時,心是安定的,身心是放鬆的,你講的話不是罵他,甚至能安慰他,對方接收到你正面回應的訊息,可能就消氣了。這樣你不但不會被對方的情緒牽著走,甚至還能改變對方。你有沒有這種力量?在那個狀態很清楚,不但清楚對方的情況,而且清楚自己內心的種種作用,知道自己很安定,因為無貪、無瞋、無痴,我們的心就不會波動了。我們的心之所以會波動,是因為貪和痴。心如果無痴,就能清明。你如果無貪、無瞋、無痴,就與對方的貪、瞋、痴不相應了,不受對方的情緒影響。無貪、無瞋有定的力量,無痴有慧的作用。定和慧是我們心的本來功能。你在回應的時候,你的「行」會隨順當時的因緣,但不隨著它流轉,而能使爭執情況不再惡化,甚至還能化干戈為玉帛。隨順因緣不輪迴如果我們能夠發揮內心的這個作用,就是默照了。心安定就是「默」,不動搖、不被干擾。無論發生任何事,如果你的心都很清楚,甚至能清楚對方的內心想法,這就是「照」。你看透因緣運作,知道他的行為來自習氣問題,來自貪、瞋、痴的煩惱。如果你跟著外境轉,就是在輪迴,但是如果你的心能「默」,不被干擾︱︱保持安定,就不會跟著對方輪迴了,不再形成惡性循環。我們每個人的心,其實都有默照的作用,但往往發揮不了。當對方的心是貪、瞋、痴的,我們的心也跟著一起貪、瞋、痴,並把這種作用延續下去,這就是輪迴。打坐的時候,如果生起負面的念頭,可是你的心是安定的、清明的,不跟著轉動,這個妄念就過去了。因此,妄念生、妄念滅,就讓它滅了,而滅了就不要再讓它生。我們有沒有這個力量?我們的心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做不到是因為起貪、瞋、痴時,我們隨著煩惱轉;做得到是因為無貪、無瞋、無痴,與定慧相應。這些心本具有的作用,如果不能發揮,就會跟著負面情緒轉動。心的本來作用是本具的,不是外來的,你需要用方法嗎?不需要。在你當下清明、當下安定的時候,心自然顯現這個作用。如此運作就是順著因緣,而不會製造輪迴。但因為我們的習氣太多,長期累積的問題很多,所以常常隨之流轉。(摘自《遊心:佛的零度空間》,法鼓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文化觀察】旅行日記 下一篇文章 【追憶文豪】賽萊斯特,我的時間緊迫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小說賞讀】引路人:特納【職場心法】同理自己 也同理他人 作者其他文章【不假外求】 開悟靠自己【佛教觀點】 人生是否真苦?【動靜一如】 默照同時禪修之法 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