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聽力受損是長輩常見的功能退化現象,耳鼻喉科醫師羅茹筱指出,聽力受損有可能和疾病、用藥有關聯,建議陪同長輩就醫檢查,也避免失智症風險。
八十多歲的錢姓阿伯喜歡旅行,但近一年漸覺得別人無法正確理解他所要表達的意思,不僅說話變得大聲,情緒也暴躁起來,親友避而遠之,生活更封閉,直到家人陪同就醫才發現是「老年性聽力損失」。
阮綜合醫院主治醫師羅茹筱指出,影響聽覺神經老化速度的原因有內在及外在,內在因素多與遺傳基因有關,外在包括環境噪音、心血管疾病及服用具有耳毒性的藥物等。她說,剛開始長輩的聽力可能只是間歇性,隨著時間長久狀況更嚴重,神經系統同時老化,語言辨識度也會下降,而步入「有聽、沒有懂」階段。
老年性重聽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老年性失聰,加上有研究顯示老年性聽損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醫生建議,家中長輩聽力退化勿輕忽,務必做聽力檢查,若確診為「老年性聽損」就配戴助聽器幫助溝通,並提醒平日保養,充足睡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