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89】BCG 高級知識長 蓋奇洛夫:養成一習慣 生涯有發展

文/楊慧莉 |2023.02.25
7664觀看次
字級
圖/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文/楊慧莉

生涯中,是否原地踏步,覺得沒有進展?目前擔任知名顧問公司高階主管的蓋奇洛夫,有著與一般人大異其趣的生涯發展,不僅過起心之所向的人生,也能享有各種好關係,只因他有個好習慣……

傾聽心聲
自省人生身經百變


保羅‧蓋奇洛夫(Paul Catchlove)目前是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高級知識長,帶領該公司的全球知識團隊邁向BCG的轉型和重組,也是公司人員和組織規畫的核心成員。

儘管在全球知名顧問公司擔任要職,蓋奇洛夫的生涯之路也非比尋常,前後遊走於許多不同行業,讓他練就一身好本事,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技能、知識和見解,足以協助許多執行長和經理人完成職場上的成功轉型。

神父律師共通點

蓋奇洛夫以聲樂家開啟生涯,接著他接受神學教育、藝術和音樂薰陶,而後成為天主教神父,曾在梵諦岡服務三年,包括在教宗本篤十六世身旁服事。

二○一三年,蓋奇洛夫在日記上寫下這樣的一段話:「數月以來我輾轉難眠,身體一直緊繃著。我喜歡當神父,可以有機會與人分享自己的信仰,在人生同行路上提供扶持,但我也想跟另一個人分享自己的人生。但,不能結婚,卻是這份神職的一部分。我不清楚自己還能這樣多久,我鮮少獨自一人,但我卻感到好孤單。」當時,他正面臨人生重大決定:是否要離開神父之職?

離開神職後,蓋奇洛夫曾短暫任職於一間基金管理公司。此時,在生涯重啟之際,他對法律產生興趣,於是回校研讀法律,之後當起律師承攬相關業務。

從神父到律師,蓋奇洛夫在看似彼此不相關的行業裡看見其相似點,「不管哪種行業,想成功,都有賴發揮誠實、正直和正義,不管是對信眾或客戶都能展現同理心。」

蓋奇洛夫(戴眼鏡者)曾在教宗本篤十六世(前一)身旁服事。 圖/The Catholic Leader

行業之間的樞紐

而今,蓋奇洛夫擔任管理顧問,當然該也是共通特質的另類展現,只是一般人實在看不出其間的關聯性,因為這些行業就性質來說南轅北轍。對此,他透露從一個行業換到另一個行業的重要樞紐:反省。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反省是在暗房裡關起門來的一種作為,讓人直視自己不為人知的心事。蓋奇洛夫卻把這種暗中進行之事搬上檯面,讓它成為生活的日常,協助我們過好每一天。

有趣的是,二○二○年一份有關好領導該有哪些特質和技能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反省名列頭五項技能之一,其他四項是同理心、傾聽、體貼和團隊發展。蓋奇洛夫表示,反省跟學習有關,是讓我們用一種嚴謹的態度去檢視生活裡發生的事件;一如貝利 (James Bailey)和雷曼(Scheherazade Rehman)兩位專精領導力的教授所言,反省讓人有個時刻,誠實看待所發生的事,從中發現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其所需要的是勇氣、周延和審慎。

反省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其中之一是寫日記。圖/Pexels

反省中看出模式

反省的作用力很廣。蓋奇洛夫成長於澳洲,他舉家鄉最有名的板球運動為例,說明反省的重要性。根據其觀察,板球是一種團隊運動,需要擊球手、投球手和外野手有持續高超的表現。運動員會在賽中、賽後和一段長時間內進行反省。賽中,他們可能會想著為何會丟掉球,或是如何在下一輪有更好的擊球或投球。賽後,他們可能會聚在一起觀看重播的影帶,檢視哪些做法可行或不可行,然後在下一場賽事中展現不同的做法。然後,一段時間後,他們或許就會從輸贏中看出模式,蒐集更有意義的結論和見解。

蓋奇洛夫認為板球運動的反省模式也可運用在職場上,除了無趣的開會程序。而反省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有目的的回想、寫下的日記、錄音筆記、與良師或益友的討論。不管哪種形式,重點是找出什麼適合自己,並持續投入其中。你可以檢視生命中的事件和經驗,哪些可行、不可行,其原因為何,然後再想想下次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做法,又該如何做。

蓋奇洛夫表示,只要我們把反省當成一種習慣,就會得到更多有意義的見解,因為我們會看到一些模式,而這卻是反省單一事件所看不到的。他真心認為,反省可以對每個人有所幫助,不管此人是從事什麼行業、處於生涯哪個階段或生命節點。

澳洲的板球運動常透過反省精進球藝。圖/Pexels

三效合一
時時檢視境隨心轉


蓋奇洛夫讓反省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後,透過反思、回想自己的當下處境,多次重新出發,而擁有豐富多變的生涯樣貌。以面向而言,根據個人經驗和觀察,他發現反省至少可帶來三項具體好處。

好處1:改善工作表現

這方面,蓋奇洛夫舉一個朋友開會遭遇到的挫折為例。那位朋友第一次主持客戶會議時覺得自己搞砸了。該採取的行動沒做到、也沒討論到所面對的阻礙或需做的決定、也沒進展到下幾個階段或找出該負責任的人。會議結束,他感到不安和沮喪,也擔心客戶會怎麼看待他和這場會議,最重要的是,不知客戶對還在業務流程中進行的工作有何感受。

這個朋友大可事過境遷,壓抑各種負面情緒,但那樣就錯失一個寶貴的機會。

於是,蓋奇洛夫花些時間,陪這個朋友一起客觀反省會議過程中發生的種種,然後據以做出一些具體承諾,主要是下次可以有哪些不同做法及該如何做。結果,他決定未來開會一定要先說明議程,確保大家清楚會議目標。再來是,他決定未來開會要加強掌控權,如果討論議題超出議程範圍,超出範圍的議題另外擇期討論。透過這番反省,朋友改善了主持會議的表現。

透過反省,可改善有些失控的開會窘境。圖/Pexels

好處2:做出更好決定

這方面,蓋奇洛夫舉了一個職場常見的狀況為例。試想,你在目前的工作五年了。即便這份工作需要用到創意,但你對它已沒什麼熱忱。此刻,組織裡提供你一個升遷的機會,是比較資深的管理之職。這代表你底下將有十二位下屬,平時要查核他們所寫的報告。同時間,另一個公司的競爭對象想挖角你,給你跟現在相同的職務,而且付你更高的薪水。兩者差別就在於一個是創意工作,另一個則是管理之職。這兩者究竟哪個可以讓你快樂和滿足?

反省,此時就可派上用場,提供數據寶庫供評估。反省過程中,可想想最近的案子是否有些無趣?或者你只是想嘗試一些新事物?你會想當經理嗎?會想要看到他人成長、協助他們發展嗎?你自覺能做得比你現在的經理更好嗎?

蓋奇洛夫認為反省在職務取捨時提供更寬廣的見解,因為如果只是想到更好聽的頭銜和更多的酬勞,是很容易讓人迷失的。而反省卻能讓人更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然後據以做出更好的選擇。

許多升遷都跟管理人有關係,答應前先確認自己是否喜歡帶領人、看到屬下成長。圖/Pexels

好處3:建立更好關係

反省,除了有助生涯發展,也可改善職場關係,包括與老闆、客戶、供應商等關係。這方面,蓋奇洛夫舉自己的切身經驗為例。

生涯中,他自認很有進取心,但平心而論,並非全面成功,而反省助他與人關係更融洽。比方說,幾年前,他跟同事開回饋會議。之後,他花了一些時間記下對當時會議情況的想法。透過反省,他發現自己冷冰冰的,掠過同仁的強項,直接切入他們該進步的地方,但這其實並不妥,「如果我真的有考慮同事的狀況,就該花更多的時間在他們的強項,應強調他們為何是組織裡有價值的成員,接著要創造一個安全空間,讓他們能持續探索自己的發展空間。」有了這層省思,他不僅提升管理品質,也與同事建立更好的關係。

每日自省得助益

蓋奇洛夫知道多數人可能都沒有晨昏定省的習慣,但他很樂於分享這個習慣對自己的人生所發揮的效益。他當初卸掉神父之職後,就花了時間反省自己是誰、今後想過什麼樣的人生,至今仍用反省解決人生裡遇到的諸多問題。

因此,他建議世人在每天結束後坐下來、深呼吸、自省吾身,然後就能看見這個習慣對人生所展現的助益。

蓋奇洛夫希望世人在每天結束後都能坐下來、深呼吸、自省吾身。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